[发明专利]一种肝病科组织检查取样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87733.9 | 申请日: | 202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8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霞;时晓燕;夏静;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0/02;A61M1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张芹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病 组织 检查 取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病科组织检查取样器,包括针管,所述针管的底部固定有外针管,所述外针管的内壁安装有可沿外针管轴向滑动的内针管,所述外针管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注入麻醉剂的注射通道,且所述注射通道靠近针头的出口与外针管的内壁连通,所述内针管的外壁开设有连通槽。本发明通过结构之间的配合,可以将麻醉和穿刺取样一体化设置,减少了皮肤表面的创伤口,而且还可以节省用手术刀开口的步骤,有利于患者伤口的恢复和提高了取样效率,而且由于内针管与直径比外针管的直径更小,所以对肝的创伤口也更小,从而可以避免创伤口过大而导致的局部大出血,同时又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更有利于后期伤口的愈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肝病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肝病科组织检查取样器。
背景技术
肝穿刺是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的简称,临床上主要是应用于肝炎、脂肪肝、肝癌等疾病的诊断,由于可以直接了解到肝组织的病理情况,所以可以做出客观且精准的诊断,并且准确率在80%以上。
目前在做肝穿刺时,在通过影像学设备,B超或者肠镜等方式确认穿刺点的位置后,先进行消毒、麻醉后,再通过手术刀切出一个刀口,然后活检针刺入肝脏内,进行组织的提取。
但是这样麻醉和后续的切口以及活检针穿刺都需要各自完成,这样就会使患者出现多余的创伤口,而且,由于在做肝穿刺时,患者是半麻醉状态,因此患者是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的手术,通过这样多次的进行,可能会增大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出现紧张或者颤抖的生理现象,不利于活检针的穿刺,而且还会增大创伤口,不利于后续创伤口的恢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肝病科组织检查取样器,通过结构之间的配合,可以将麻醉和穿刺取样一体化设置,不仅减少了皮肤表面的创伤口,同时还减小了对患者肝部的创伤孔,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肝病科组织检查取样器,包括针管,所述针管的底部固定有外针管,所述外针管的内壁安装有可沿外针管轴向滑动的内针管,所述外针管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注入麻醉剂的注射通道,且所述注射通道靠近针头的出口与外针管的内壁连通,所述内针管的外壁开设有连通槽,当所述内针管伸出外针管外一部分时会使注射通道通过连通槽与外部连通。
所述内针管内部设为中空,且安装有可转动的收集管,所述收集管靠近连通槽的外壁开设有可与连通槽间歇连通的取样槽,当所述内针管伸出外针管外并刺入肝脏内时,所述收集管会转动使连通槽与取样槽连通后再错开。
优选的,所述外针管的内壁安装有可滑动的推筒,所述推筒的内壁滑动安装有活动筒,且所述活动筒可在推筒内转动,所述推筒中间的外壁开设有两个滑槽,当所述活动筒在推筒内滑动时,所述滑槽始终被活动筒所遮挡封闭,位于所述推筒下方的针管内壁滑动安装有环板,所述环板与针管的内底部之间形成用于盛放麻醉剂的储液腔,所述注射通道与储液腔连通,所述内针管远离针头的一端穿入针管内并固定在推筒的底部,且所述内针管与环板的贯穿处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筒与环板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活动筒的顶部与推筒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安装有限位组件,当所述推筒向下移动时,所述限位组件会对活动筒进行固定,当所述注射通道通过连通槽与外部连通时,所述限位组件会对活动筒解除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在环板顶部的套管,所述推筒的内部开设有沿轴向且与滑槽连通的孔,且孔内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穿入滑槽的一端固定在活动筒的外壁,所述竖杆穿出孔的一端插入套管内,并与套管的内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比第一弹簧的弹力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77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