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地理信息大数据的生态环境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88366.4 | 申请日: | 202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8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6F17/10 |
代理公司: | 南通云创慧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85 | 代理人: | 邵永永 |
地址: | 226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地理信息 数据 生态 环境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地理信息大数据的生态环境监测方法,利用不同种类传感器获得生态环境数据;建立生态环境数据测量矩阵;利用数据测量矩阵与矩阵运算计算生态环境的真实值;计算生态环境数据误差的平方和,生态环境的真实值的估计值,生态环境传感器数据的估计状态方差;计算传感器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与传感器测量方差估计值;对生态环境传感器数据进行更新;建立生态环境风险的预测模型;对生态环境风险的预测结果进行更新,对噪声矩阵进行更新;对生态环境预测的结果进行判断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该方法通过将生态环境的监测与算法模型相结合,理解简单,可操作性强,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具有良好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监测的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地理信息大数据的生态环境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形势日益严峻,资源约束压力持续增大,环境污染仍在加重,生态问题更加复杂,资源环境与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逆转,因此针对生态环境状况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利益永远是驱动不法破坏环境的重要推动力,有利益就会有违法。特别是在举全国之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随着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惩治力度的不断增大,一些珍稀动植物与矿产资源的社会供应量就会相应减少,价格会逐步攀升,具大的利益会促使违法行为的发生,需要我们实时动态的掌握生态环境的状态,对生态环境恢复性保护做出准确的评估,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及时的监管与处置。生态环境的监管难度将会变大,监管成本也随之提高,传统的监管模式将会逐步不适应逐步提高的监管要求。在这种形势下,需要全社会探索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的全新技术手段。
为此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的发展理念,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广泛调研、学习国内外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的经验,研究最新的科技手段,以智慧生态的建设理念为核心。
生态环境监测范围广泛,涉及到山体、植被、地表水、地下水、土壤、野生动物等。监测环境恶劣,监测指标复杂多样,所以项目建设要引进、开发一些关键技术,设立相应的技术指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提供基于地理信息大数据的生态环境监测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步骤包括:
步骤S1:利用不同种类传感器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获得生态环境数据;
步骤S2:读取生态环境数据,建立生态环境数据测量矩阵;
步骤S3:利用数据测量矩阵与矩阵运算计算生态环境的真实值;
步骤S4:计算生态环境数据误差的平方和,生态环境的真实值的估计值,生态环境传感器数据的估计状态方差;
步骤S5:计算传感器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与传感器测量方差估计值;
步骤S6:对生态环境传感器数据进行更新;
步骤S7:建立生态环境风险的预测模型;
步骤S8:对生态环境风险的预测结果进行更新,对噪声矩阵进行更新;
步骤S9:对生态环境预测的结果进行判断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如果需要,则立即采取保护行动,如果不需要,则重复步骤S1、S2、S3、S4、S5、S6、S7、S8;
进一步地,所述建立生态环境数据测量矩阵,表达式为:
其中,A表示测量生态环境数据构成的测量矩阵,B表示测量系数矩阵,r表示单个生态环境传感器测量值,b表示环境和传感器的综合噪声矩阵。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生态环境的真实值,表达式为:
其中,表示生态环境的真实值,B表示测量系数矩阵,C表示传感器误差的正定对角加权矩阵,T表示矩阵的转置运算,A表示测量生态环境数据构成的测量矩阵。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生态环境数据误差的平方和,表达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83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