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水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0117.9 | 申请日: | 202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7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李子光;王占平;徐智;张利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2 | 分类号: | B01D17/02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蒋文睿 |
地址: | 650214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分离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其内设空腔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空腔内设有将空腔分隔为处理腔和油脂腔的隔板,处理腔和油脂腔内设有海绵输送带,海绵输送带支撑于壳体空腔内的多个带辊上,处理腔底部设有第一挤压组件,处理腔中上部设有第二挤压组件,油脂腔顶部设有第三挤压组件,每个挤压组件由不同数量的挤压板对组成,壳体上设有与处理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壳体上还设有与油脂腔相连通的排油口。通过海绵所具有的压缩吸附能力来吸收油脂,从而实现油水分离的目前。不同位置的挤压组件可以起到不同的功能及效果,以提高吸附与分离能力,确保油脂和水能够彻底分离。该分离器结构简单,而且整个处理过程快捷高效,同时具有优良的油水分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器,特别是叶子油水分离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矿企业在定期清洗和维护各类机电设备时,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这些含油废水必须要经过严格处理后才能达到回收或排放标准。对于普通工矿企业来说,为了节约建设成本,很少有配备专业污水处理设备的企业。而常规水处理设备又很难处理油脂浓度较高的废水,导致这类废水只能送往专业机构进行处理。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需要支付昂贵的处理费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常规污水处理设备无法处理油脂浓度较高的油水混合物,从而给企业增加不必要的处理负担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水分离器。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其内设空腔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空腔内设有将空腔分隔为处理腔和油脂腔的隔板,处理腔和油脂腔内设有海绵输送带,海绵输送带支撑于壳体空腔内的多个带辊上,处理腔底部设有第一挤压组件,处理腔中上部设有第二挤压组件,油脂腔顶部设有第三挤压组件,每个挤压组件由不同数量的挤压板对组成,壳体上设有与处理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壳体上还设有与油脂腔相连通的排油口,以便油水混合液经进水口进入壳体空腔内的处理腔,通过海绵输送带所具有的压缩吸附能力来吸收油脂后,水从排水口排出,油随海绵输送带进入油脂腔中,通过挤压组件将油脂挤出滴入油脂腔后,从排油口排出,从而完成油水分离。
所述壳体设为矩形体,其顶部设为敞口,隔板竖直设于壳体空腔内,隔板高度低于壳体顶部敞口高度,宽度与壳体空腔宽度相一致,以便通过隔板将壳体空腔分隔为两个独立腔体。
所述支撑海绵输送带的多个带辊均为水平带辊,每个水平带辊两端的辊轴分别与设于壳体壁上对应的带座轴承相配接,所述多个带辊包括:设于壳体处理腔顶部的高位带辊,设于处理腔底部两端的低位带辊,设于隔板顶部的诱导带辊,设于油脂腔顶部的上、下两个张紧辊,海绵输送带绕高位带辊、低位带辊和上、下两个张紧辊、诱导带辊设置一周,其中:高位带辊的辊轴向外延伸后与从动轮相配接,从动轮通过传动链或带与主动轮相连接,主动轮与设于壳体顶部外侧的动力机主轴相配接,以便在动力机带动下使高位带辊转动,进而带动海绵输送带在处理腔和油脂腔之间循环移动,从而在不断的移动过程中,完成处理腔内的吸油与排水、油脂腔内的挤油再排油,最终完成油水分离。
所述第一挤压组件由三个挤压板对组成,该三个挤压板对设于处理腔底部的两个低位带辊之间,三个挤压板对的挤压量沿海绵输送带的输送方向逐渐增加,以便通过第一挤压组件的三个挤压板对逐渐将海绵输送带内的空气挤出,空气上浮时会带动污水中的油脂上浮,从而使处理腔内的油脂与水完成分层;
所述第二挤压组件由一个挤压板对组成,该一个挤压板对设于低位带辊与隔板顶部的诱导带辊之间,且位于浮油层液面以下,以便通过第二挤压组件的一个挤压板对最大限度挤压海绵输送带,之后通过海绵输送带在上移过程中的膨胀,吸附浮油层的油脂,使油脂随海绵输送带离开处理腔;
所述第三挤压组件由一个挤压板对组成,该一个挤压板对设于隔板顶部的诱导带辊和油脂腔顶部的诱导带辊之间,并位于油脂腔顶部,以便通过第三挤压组件的一个挤压板对,将海绵输送带内的油脂挤压出来滴入油脂腔内,从而完成水油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0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替换航天器推进模块
- 下一篇:一种结合目标彩色图及深度图的目标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