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物碳排放数据管理云中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0176.6 | 申请日: | 202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8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雨骁;王文硕;王谦;林重阳;李嫣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陆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G06Q10/00;G06Q50/0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林佳纯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高开区朝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排放 数据管理 中心 系统 | ||
1.一种建筑物碳排放数据管理云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模块、传输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数据模块用于获取建筑物的能耗监测数据;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能耗监测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得到的所述能耗监测数据进行处理、转换及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碳排放数据管理云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耗监测数据包括:暖通空调、生活热水、可再生能源、建筑碳汇系统、照明及电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碳排放数据管理云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数据中心单元、云平台单元和应用平台单元;
所述应用平台单元用于向所述数据中心单元发送碳排放计算请求;
所述数据中心单元用于储存所述能耗监测数据;还用于根据所述碳排放计算请求对所述云平台单元的调度;
所述云平台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调度请求对所述能耗监测数据调用,并分配处理服务器,并在相邻处理节点间进行分布式碳排放计算;还用于核定碳排放实测数据以及外部共享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碳排放数据管理云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调度请求对所述能耗监测数据调用,并分配处理服务器,并在相邻处理节点间进行分布式碳排放计算,包括:
对所述能耗监测数据进行分类预处理,得到计算所需的中间数据;
根据所述中间数据以及用户录入的计算周期选择指令,进行碳排放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物碳排放数据管理云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排放计算公式为:
其中,CM为建筑运行阶段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Ei为建筑第i类能源年消耗量,EFi为第i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Eij为j类系统的第i类能源消耗量,ERij为j类系统消耗由可再生能源系统提供的第i类能源量,i为建筑消耗终端能源类型,包括电力、燃气、石油、市政热力,j为建筑用能系统类型,包括供暖空调、照明、生活热水系统,Cp为建筑绿地碳汇系统年减碳量,y为建筑设计寿命,A为建筑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碳排放数据管理云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定碳排放实测数据的方法为:
将监测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间段,采集每个时间段内建筑物的碳排放量,判断所述碳排放量是否超标以及超标时间段;
判断同一超标时间段内对应建筑物数量是否超标,若超标,则将对应超标时间段内的建筑物进行分批次调节;若不超标,则将对应超标时间段内的所述建筑物进行监测;
采集所述建筑物的周边植被面积、周边道路平均每天车流量和对应排放气体的处理时长,获得所述建筑物的气体影响系数;
判断所述气体影响系数是否超标,若超标,则将对应建筑物进行碳排放数据核定;若不超标,则将对应建筑物的碳排放数据进行统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物碳排放数据管理云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影响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MJi为单体建筑物的周边植被面积,CLi为周边道路平均每天车流量,SCi为对应排放气体的处理时长,f1、f2和f3为预设比例系数且f1>f2>f3>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碳排放数据管理云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共享数据的方法为:
将所述碳排放实测数据与预先导入的建筑物碳排放设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对比结果数据,并将所述对比结果数据进行动态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陆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陆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01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