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器械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1430.4 | 申请日: | 202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86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美利亚;荒卷直希;高桥昭宏;甲斐美穗;白石美朱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7/11 | 分类号: | A61B17/11;A61B17/3205;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牛蔚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器械 | ||
本发明涉及在冲裁操作时避免医疗用部件发生挂连等冲裁不良而适当冲裁的医疗器械。其具备:医疗用部件(100),其具有形成有多个贯通孔(112)的片状的主体部(110),该主体部(110)能够追随成为吻合对象的生物体器官(A)的移动;和张力保持部件(210),其具有主体部(110)能进入的空间部(X),张力保持部件(210)沿第1方向延伸,该第1方向是沿着接合操作中的一个生物体器官(A1)的被接合部位、与另一生物体器官(A2)的被接合部位的接近方向,张力保持部件(210)安装于主体部(110),在主体部(110)的一部分进入空间部(X)并沿着第1方向拉伸时,保持赋予主体部(110)的沿主体部(110)朝向空间部(X)的方向的张力(第1张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体器官的吻合术中使用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已知有将生物体器官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接合的手术(例如,对消化管进行接合的吻合术)。还已知在施行上述手术的情况下,生物体器官彼此接合的接合部(以下也记为“吻合部”)处不发生愈合延迟作为术后的预后决定因素很重要。
对生物体器官进行接合的手术使用多种方法、医疗器械,例如,已提出使用生物降解性的缝合线缝合生物体器官的方法、使用吻合器进行吻合的机械式吻合装置(参见专利文献1)的方法。特别是,在使用机械式吻合装置施行吻合术的情况下,与使用缝合线的方法比较,能够提高吻合部处的生物体器官彼此的接合力,因此能够降低缝合不全的风险。
但是,吻合部处的愈合进行程度也取决于患者的吻合对象部位处的生物体组织的状态等。因此,例如,即使在使用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的吻合装置的情况下,也存在根据患者的生物体组织的状态无法充分降低缝合不全的风险的可能性。
为了应对上述那样的课题,提出了在对生物体器官进行接合的吻合术中使用下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医疗用部件。
专利文献2记载的医疗用部件由形成有贯通孔的片状部件构成。上述医疗用部件在以被夹入成为吻合对象的生物体器官之间的状态留置时,通过使生物体成分积聚于贯通孔来促进吻合部的愈合。因此,通过使用上述医疗用部件来实施吻合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吻合部处的接合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7-5057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9/15623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使用了上述医疗用部件的手术中,存在根据成为吻合对象的生物体器官而在医疗现场对医疗用部件的形状、大小进行加工的情况。例如,在选择具备内腔的消化管作为成为接合对象的生物体器官的情况下,施术者在将医疗用部件配置于一个消化管和另一消化管之间的状态下,将吻合器的切割器向与医疗用部件的面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厚度方向)进行按压而进行冲裁,从而形成与消化管的内腔连通的开口部。
就医疗器械所具备的片状主体部而言,存在构成为具备柔软性、伸长率、强度,以在留置在生物体内的状态下能够追随生物体器官的移动的情况。因此,在施术者使用吻合器的切割器冲裁时,存在主体部未被切断而残留架桥(挂连)的可能性。之后,在吻合器向外拔出时,认为主体部的挂连被拉拽而主体部破损、拔出操作变得复杂而导致冲裁不良。
在施术者实施上述切断作业(冲裁)时,若无法利用吻合器的切割器顺畅地将医疗用部件切断,则手术变得复杂。另外,可能会发生医疗用部件发生挂连的“冲裁不良”。
若医疗用部件发生冲裁不良,则料想在将配置于生物体器官的接合部的吻合装置的器械向体外拔出时冲裁不良的部位承受应力,导致医疗用部件破损、吻合装置的器械向体外的拔出变得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14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搬运推车和搬运推车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