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磷单体和环状单体接枝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动力电池用高性能阻燃压敏胶黏剂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92497.X | 申请日: | 2022-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6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达;范良芳;黄璀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丹尼森(昆山)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18 | 分类号: | C08F220/18;C08F220/06;C08F220/20;C08F220/56;C08F230/02;C09J133/08;C09J11/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何蔚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体 环状 接枝 改性 丙烯酸酯 压敏胶 动力电池 性能 阻燃 压敏胶黏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磷单体和环状单体接枝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及由其制备的高性能阻燃压敏胶黏剂。所述含磷单体和环状单体接枝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组成如下:丙烯酸酯单体:30%~50%;含磷接枝单体:5%~20%;环状单体:1%~10%;溶剂:40%~70%;引发剂:0.2%~2%。本发明通过接枝共聚工艺,同时引入含磷单体和环状单体以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有效地降低聚合物流体力学体积,在获得较高分子量下,明显提高含磷单体的用量和聚合单体转化率,同时获得优异的压敏性能和良好的基础阻燃效果,不仅满足动力电池压敏胶制品的一般技术要求,还具备优异的阻燃性,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黏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磷单体和环状单体接枝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的动力电池用高性能阻燃压敏胶黏剂。
背景技术
丙烯酸酯压敏胶具有单体种类丰富、合成工艺简单可靠、胶水综合性能优异等特点,其制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和销售额迅速增加。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危险来自于动力电池的自燃,这也让汽车制造商对动力电池的阻燃等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动力电池的压敏胶及其制品,同时拥有优异的粘接性能、耐高温、耐冲击、抗剪切、高等级阻燃等性能。
传统的无卤阻燃压敏胶,为了获得优秀的阻燃效果,需要向胶水中添加大量的阻燃剂,这极大地影响了胶水的压敏性能。目前,虽然也有研究通过引入含磷单体来合成制备丙烯酸压敏胶,但存在压敏胶性能较差、阻燃等级不高、聚合物分子量较低、含磷单体残留较多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磷单体和环状单体接枝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动力电池用高性能丙烯酸酯无卤阻燃压敏胶黏剂,该胶黏剂不仅满足动力电池压敏胶制品的一般技术要求(如高剥离力、高剪切力、高耐热性等)外,还具备优异的阻燃性,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安全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标,本发明的方案是,一种含磷单体和环状单体接枝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组成如下:
丙烯酸酯单体:30%~50%;
含磷接枝单体:5%~20%;
环状接枝单体:1%~10%;
溶剂:40%~70%;
引发剂:0.2%~2%。
优选的,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苯乙烯、丙烯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含磷接枝单体为乙烯基膦酸二甲酯、乙烯基膦酸二乙酯、烯丙基膦酸二甲酯、烯丙基膦酸二乙酯、二[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环状接枝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月桂酰、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戊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用高性能阻燃压敏胶黏剂,所述高性能阻燃压敏胶黏剂的组成如下: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含磷单体和环状单体接枝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40%~85%;阻燃剂:2%~20%;增粘树脂:5%-15%;固化剂:0.5%~3%;其余为乙酸乙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丹尼森(昆山)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艾利丹尼森(昆山)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24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