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火箭残余燃料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92598.7 | 申请日: | 2022-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9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马士林;戴挺;孙妍;孙丽丽;齐亮;孙明;于淼;嵇智勇;郭扬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15/00 | 分类号: | F42B15/00;F42B15/01;F42B10/32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张俊杰 |
地址: | 116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火箭 残余 燃料 回收 系统 | ||
一种海上火箭残余燃料回收系统,有火箭回收平台,火箭回收平台的中心上方固定有回收甲板,箭体落在回收甲板上;回收甲板上设置有集中控制模块、封固装置及残余燃料处理系统,通过封固装置对火箭箭体封固后,利用残余燃料处理系统排出火箭箭体内残余的燃料,集中控制模块对封固装置、残余燃料处理系统进行控制。本发明全程采用无线遥控方式,对降落到回收平台上的火箭箭体进行固定,无需人工行驶船舶在回收平台附近进行作业。火箭残余燃料煤油的回收在无人的火箭回收平台上遥控操作完成,避免了煤油泄漏引起火灾对人员的伤害。通过集中控制模块控制与海事卫星和VSAT卫星建立通讯,在服务船控制站一站式完成所有操作,系统操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火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降落在海上火箭回收平台上的火箭进行固定,并对火箭箭体内的残余燃料进行排除的火箭残余燃料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促进运载火箭商业化发展,提高火箭的利用率和降低发射成本,火箭回收并重复利用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火箭回收的途径分为陆上回收和海上回收,相对于陆上回收,海上回收具有节省火箭燃料、回收失败影响范围小等优点。
火箭海上回收主要采用回收平台,回收的地点通常是在离岸较远的开敞海域,同时由于海上火箭回收失败后存在爆炸的可能,在火箭回收下落过程中不能有人员驻留在回收平台上。
火箭的可回收段在降落过程中,会展开自带的着陆支腿,用以缓冲降落至回收平台的冲击力并提供临时支撑。然而,由于火箭在降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上述支腿系统可能受到损坏,存在失效的风险。同时,考虑到海上风浪的影响,在火箭降落至无人值守的回收平台后,需要使用可远程操作的封固装置迅速将其封固在回收甲板上,以防止回收平台返港过程中受风浪影响而引发火箭倾倒事故。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在平台(船)上常用的封固方式为使用结构件限位或者将物体直接焊接在甲板上。但由于火箭降落的位置具有一定的偏差,并且降落过程中回收平台无人值守,因而上述封固方式均无法满足火箭回收作业的要求。并且着陆后的箭体内还存有残余的液体燃料,应及时将液体燃料泄放,以降低燃料泄漏造成火灾和爆炸的风险。现有技术中无法在无人平台上实现火箭残余推进燃料高效、安全泄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回收火箭封固装置,旨在达到能够远程控制、自动完成对降落在海上回收平台的火箭箭体进行固定,自动且安全的将火箭箭体中的残余燃料进行排出、收集,进而对火箭箭体进行安全回收的目的,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上火箭残余燃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有火箭回收平台,火箭回收平台的中心上方固定有回收甲板,箭体落在回收甲板上;回收甲板上设置有集中控制模块、封固装置及残余燃料处理系统,通过封固装置对火箭箭体封固后,利用残余燃料处理系统排出火箭箭体内残余的燃料,集中控制模块对封固装置、残余燃料处理系统进行控制;
封固装置带有装置平台,装置平台上固定有多个摄像头,装置平台带有电力驱动模块,装置平台的底部安装有全回转车轮,全回转车轮带有车轮驱动模块,装置平台侧壁固定有磁性固定桩;
装置平台上固定有一个以上的可伸缩机械臂,可伸缩机械臂通过承重轴承固定在装置平台上,承重轴承外部设置有保护壳体,承重轴承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顶部固定连接有多级液压缸,多级液压缸的自由端连接有扶正构件;
在保护壳体顶部固定有大齿圈,大齿圈沿旋转轴周向设置,大齿圈与旋转轴之间存在间距,旋转轴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与小齿圈连接,小齿圈与大齿圈齿啮合;
扶正构件有长方形的弧形板,弧形板中心与多级液压缸自由端连接,弧形板与多级液压钢连接处的两侧设置有开合液压,弧形板与多级液压缸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转动液压,开合液压的液压缸与多级液压缸连接,开合液压的液压杆与弧形板连接,转动液压的液压缸与多级液压缸连接,转动液压的液压缸与弧形板连接;
或者扶正构件有机械爪,机械爪与多级液压缸自由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2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