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眩光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4024.3 | 申请日: | 2022-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2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蔡鹏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研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H04N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李洁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眩光 测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眩光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测试装置,包括:面光源测试设备;面光源测试设备包括:设置于第一箱体内的第一测试台、多个测试件和多个面光源组件;面光源组件设置于第一箱体的内壁上且与第一测试台相对设置,测试件匹配设置于面光源组件上。测试系统,包括:图像采集卡、显示模块、分析模块;图像采集卡与待检测摄像头模组、显示模块及分析模块电连接,图像采集卡将待检测摄像头模组拍摄的图像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至显示模块和分析模块,分析模块与显示模块电连接,分析模块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输至显示模块。本申请的面光源测试设备克服了现有ISO18844标准中的测试干扰,使眩光检测结果更为精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眩光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眩光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光线在摄像头模组内部进行散射和反射,使得摄像头模组的传感器捕获到干扰光线,降低了拍摄影像的对比度和饱和度,造成拍摄影像整体画面或局部画面模糊,即有种起雾感。由于变焦摄像头模组较定焦摄像头模组具有更多的光学元件,光线的散射和反射都更多,所以变焦摄像头模组出现眩光的情况比定焦摄像头模组更为严重。然而在一些需要高精确采集影像的场景中,抗眩光干扰十分重要,如无人驾驶领域,常使用变焦摄像头模组采集周围车辆、路况、人流等信息,若因眩光干扰判断,则导致难以估量的后果。因此,眩光测试为摄像模组的一个重要测试项。
行业内有两种量化摄像头模组形成的眩光水平,具体为ISO18844标准和ISO9358标准。在ISO18844测试标准中,测试方式采用检测白色背景卡上的黑色块的灰度值水平,但对于在汽车领域的超广角镜头,平面的图卡可能只占据镜头的一小部分视场,从而导致测试图卡中心的黑色块不是镜头视场中最黑暗的部分,存在暗角干扰。在ISO9358标准中,测试方式采用点光源围绕摄像头模组旋转的方式,检测摄像头模组的眩光水平,但这种测试方式需要多角度的大量拍摄,以选取摄像头模组中出现的最大眩光水平。
因此,如何量化摄像头模组形成的眩光水平,优化现有检测方案,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眩光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眩光测试装置,包括:面光源测试设备;所述面光源测试设备包括:设置于第一箱体内的第一测试台、多个测试件和多个面光源组件;所述面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壁上且与所述第一测试台相对设置,所述测试件匹配设置于所述面光源组件上。
进一步地,上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测试台包括:伸缩板、第一滑动组件、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一微调结构;所述伸缩板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所述伸缩板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外,所述第一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所述第一滑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上,所述第一微调结构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中,所述面光源测试设备还包括:防护件,所述防护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上且与所述伸缩板位于同侧。
进一步地,上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中,还包括:点光源测试设备,所述点光源测试设备与所述面光源测试设备通过机架连接;所述点光源测试设备包括:设置于第二箱体内的第二测试台、点光源组件和安装台;所述点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台上,所述第二测试台与所述点光源组件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测试台包括:第二滑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第三转动组件和第二微调结构;所述第二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转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三转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微调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动组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研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研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40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