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智能感应的高阻燃B级电缆集成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5698.5 | 申请日: | 2022-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6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恒奎;陈静;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红旗汇成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34 | 分类号: | H01B13/34;H01B13/30;H01B13/24;H01B7/32;H01B7/295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易书玄 |
地址: | 444100 湖北省宜昌市当***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感应 阻燃 电缆 集成 生产 装置 | ||
带智能感应的高阻燃B级电缆集成生产装置,包括阻燃线缆依次贯穿的第一矿物质隔离层挤出机、高温烘干装置、涂胶装置、射频标签粘贴机、第二矿物质隔离层挤出机和恒温烘烤箱,阻燃线缆末端由牵引机牵引。通过矿物质隔离层的分段施工将RFID射频电子标签嵌入隔离层内,且通过射频标签粘贴机以及前后端的设备保证射频电子标签在轴向和径向都均匀分布且与矿物层内致密接触,防止产生气隙影响阻燃效果,此装置能够自动化生产线化对智能感应线缆进行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智能感应的高阻燃B1级电缆集成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及工程领域的建设发展迅猛进步,使得现行的交通路桥、民用建筑以及写字楼等往大型化智能化领域发展,使得大型建筑的配电技术不断提升,而大型建筑的安全标准等级要普遍比普通中小型建筑严格,在配电输送总,B1级阻燃电缆由于其在火灾情景下优秀的安全性能被广泛使用,虽然B1级阻燃线缆在火灾时能够起到阻燃和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但其并非完全不燃,只是其火焰蔓延、热释放速率峰值、收获1200S内热释放总量及燃烧增长率指数等数值沿显著优于普通电缆。线缆的电源传输功能是其根本使命 ,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其电源完全从底部向上传输,虽然在火灾发生时,这些建筑内配备有应急电源,但不能解决所有需求,但很多大功率设备譬如电梯、照明系统、消防水泵以及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等如能由建筑电源电缆正常提供电力,能够提高火灾时的人群疏散效率,但火灾时的电力处置措施一般为断电。这种两相矛盾的措施对立貌似不可调和,如果能在保障安全的条件下尽量保证电源的正常供应,则能够大大提高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智能程度。
在阻燃电源电缆方面,如果能够对火灾时电缆内的安全情况进行监控从而对是否切断电源进行控制,则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矛盾,即保证了安全性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电力的正常供应。
现有技术中也有类似的电缆,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9461531A记载了一种智能预警型防火防水阻燃电缆,通过在电缆外侧设置监测线芯,当发生火灾时在烧坏外护套的同时烧坏监测线芯,通过检测装置来对线缆进行电源切断工作。但阻燃电缆一般有多层防火措施,设置在外侧的监测线芯并不能直观地表示内芯处电源线缆的真实情况,往往检测线芯烧断后内芯由于防火泥、铠装、云母缠绕层以及阻燃填充料的作用还非常安全,此时切断电源并不能最大限度的在安全条件下提供电源。
通过在线缆内集成RFID电子标签和温度感应线路,然后通过线缆外的阅读器对电子标签的信息进行读取以感知当前线缆内的温度,从而可以指定更加科学的火灾一定对策略,最大限度的保障电力供应和供电安全,是一种可行的方案,RFID电子标签和线缆的集成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技术,更没有对应的生产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智能感应的高阻燃B1级电缆集成生产装置,能够生产带智能感应的阻燃线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带智能感应的高阻燃B级电缆集成生产装置,包括阻燃线缆依次贯穿的第一矿物质隔离层挤出机、高温烘干装置、涂胶装置、射频标签粘贴机、第二矿物质隔离层挤出机和恒温烘烤箱,阻燃线缆末端由牵引机牵引。
上述的阻燃线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的线芯、耐火层绕包、第一阻燃填充层、金属铠装、第二阻燃填充层、智能感应装置、第三阻燃填充层和阻燃护套组成,智能感应装置沿阻燃线缆轴向均匀排列,智能感应装置内设有和感应芯片连接的感应线圈和温感熔断器,感应芯片内设有与所在线缆轴线位置对应的信息数据,线缆外部的阅读器通过电磁感应向感应芯片提供电源,并检测感应线圈的信号,读取感应芯片信息数据,当智能感应装置处的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温感熔断器因超温断开,阅读器接收到的温度发生变化,从而发出对应轴向熔断处位置的超温报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红旗汇成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红旗汇成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56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耐腐蚀正板栅
- 下一篇:线圈模块自动对准方法、控制器及无线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