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生产用细粉铬添加剂的加工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5705.1 | 申请日: | 202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8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华;王磊;袁辉;王计贞;徐建明;张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市东众特种合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7/95 | 分类号: | B01F27/95;B01F27/191;B01F23/53;B01F23/70;B01F33/40;B01J19/18;B22F9/04;B22F1/10;C22C1/02;C22C21/00;B01F101/45 |
代理公司: | 六安创新傲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58 | 代理人: | 高冰 |
地址: | 06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生产 用细粉铬 添加剂 加工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生产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生产用细粉铬添加剂的加工方法及设备,包括以下工作步骤:第一步:将铝金属和铬金属进行粉碎,并根据颗粒度的需求配比出铝粉和铬粉;第二步:将铝粉、铬粉、乙酰胺和磷酸二氢铝混合均匀等。该一种铝合金生产用细粉铬添加剂的加工方法及设备,本发明在制备铝合金的过程中,通过加入铬添加剂,能够利用铬添加剂的辅助作用来实现降低添加的合金元素的熔点,能够实现在较低的温度下短时间地完成合金与合金元素的熔融及充分混合,进而在确保制备的铝合金的各项性能佳的同时,能够减少制备的能耗,从而提高本发明的创造性,同时还可通过减少能耗来节约企业的成本和增大对环境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生产用细粉铬添加剂的加工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符合日益严格的使用需求,通常会添加金属成分以提高铝合金产品中的合金元素的成分。铝合金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铁、铜、镁、镍、锌、钒等,在制备铝合金时,熔点较低的合金元素(如镁、铜等)可以直接加入铝熔体内,通过铝熔体自身的高温进行熔融,并均匀的分散在铝熔体内,方便制成铝合金。而部分熔点较高的合金元素(如铁、镍、锰等),由于熔点比铝的熔点高,且差距较大,若直接添加到铝熔体内无法熔融和均匀的分散,为了使合金元素充分完全熔融,并均匀的分散在铝熔体内,需要使熔炉的温度达到1000℃以上,而铝的熔点只有660℃,高温会使得铝熔体气化,进而产生烧损。同时,在此过程中,未气化的铝液在高温下,易与周围的氧气、氢气、水等发生反应,形成难以去除的杂质,导致形成的铝合金的纯度低,其机械性能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现有的技术在生产加工由于铬、锰、铁的熔点较高,制备时还是需要较高的温度,因此则直接导致能源消耗相对较大,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增加制备的难度;其次现有的技术将物料在惰性气体下进行保护混合时,常常存在无法充分排出空气的问题,导致物料在混合或者搅拌粉碎的过程中还存在被氧化的问题,导致生产制备出的质量较差的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铝合金生产用细粉铬添加剂的加工方法及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铝合金生产用细粉铬添加剂的加工方法及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生产用细粉铬添加剂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第一步:将铝金属和铬金属进行粉碎,并根据颗粒度的需求配比出铝粉和铬粉;
第二步:将铝粉、铬粉、乙酰胺和磷酸二氢铝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料;
第三步:按照0.8~1.95%的质量百分数配置出六氟铝酸钠溶液;
第四步:将六氟铝酸钠溶液洒入第二步中的混合粉末中,并均匀混合,得到初级物料;
第五步:将初级物料压制成型,形成柱状或橄榄状的铬添加剂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步中的铝粉、铬粉、乙酰胺和磷酸二氢铝具体为以下质量份:铬粉85~99份、铝粉2.85~7.52份、六氟铝酸钠0.35~0.65份、乙酰胺0.23~0.38份、磷酸二氢铝0.15~0.42份。
作为优选,所述铬粉包括95%粒径为550~680目的颗粒和5%粒径大于750目的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铝粉包括95%粒径为550~680目的颗粒和5%粒径大于750目的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步中,铝金属和铬金属是在惰性气体的保护进行粉碎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第四步中,混合粉末与六氟铝酸钠溶液是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下进行均匀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市东众特种合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沧州市东众特种合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5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机器人仓储运行系统
- 下一篇:一种非开挖管道清淤设备及清淤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