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端边云系统边云资源协同优化方案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6216.8 | 申请日: | 2022-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4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曹红达;车楠;黄长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67/1095 | 分类号: | H04L67/1095;H04L67/12;H04L69/06;H04L69/22;G06F9/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端边云 系统 资源 协同 优化 方案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端边云系统边云资源协同的优化方案,对系统内参加轮询同步的资源进行归一化处理,把系统内所有的资源按照先进先出的方式存储到资源队列中;根据设计好的资源分流算法方案,将资源队列中的所有资源对象传递到资源分流函数中,获取边缘端Devicetwin单元模块的资源对象;针对获取的资源对象进行解析;解析资源对象的属性信息,触发相应的更新或者删除事件;将资源对象属性信息进行封装;将封装好的消息包发送到系统内相应的处理模块中。本发明针对来自Devicetwin单元模块的资源上传云端的过程中减少相应的处理过程,并且不必在队列中依次等待参加轮询,降低了协同产生的时延;同时采用DDS协议订阅、发布数据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实时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端边云系统边云资源协同优化方案,属于端边云协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端边云协同作为一种端设备-边缘-云协同的架构,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协同的含义,一是纵向的协同,二是横向的协同。纵向的协同是指端边云三层之间的协同,通过不同层次的资源满足不同的任务需求;横向的协同是指同一层次下多节点之间的协同,通常指边缘层节点之间的协同,具体又分为单场景下多节点之间的协同(比如车联网的多个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协同)和跨场景边缘节点之间的协同(比如车联网和交通管制节点之间的协同),跨场景下节点之间彼此协作可以满足更加复杂的应用需求。端边云的协同架构可以将云和边有机融合,同时兼具二者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端边云系统边云资源协同优化方案,针对来自边缘端Devicetwin单元模块的资源可以有效降低边云之间的资源协同所消耗的时间、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实时性。
一种基于端边云系统边云资源协同优化方案,所述资源协同优化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资源由端设备同步到云端的协同过程如下所述:
步骤一、采集端设备产生的大量原始数据信息资源,并进行初步的处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形成适合数据分析的样式;
步骤二、将处理过的信息资源通过DDS协议发送到边缘端;
步骤三、边缘端接收到资源后,存储到本地的数据库中,并向云端继续发送资源;
步骤四、云端收到资源后,根据资源对象的属性信息发送至云端的相应控制器;
步骤五、云端控制器收到指定的资源后,对其进行处理,同步更新到云端的数据库中。
以上步骤是由端设备同步到云端的资源协同过程,云端发往边缘端的资源协同过程如下所述:
步骤六、对系统内参加轮询同步的资源进行归一化处理,把系统内所有的资源按照先进先出的方式存储到资源队列中,获取总的资源队列为后续步骤使用;
步骤七、根据设计好的资源分流算法方案,将资源队列中的所有资源对象作为参数传递到资源分流函数中,获取来自边缘端Devicetwin单元模块的资源对象为后续步骤使用;
步骤八、针对获取来自边缘端Devicetwin单元模块的资源对象进行解析;
步骤九、针对解析后的边缘端Devicetwin单元模块的资源对象的属性信息,触发相应的更新或者删除事件;
步骤十、将来自边缘端Devicetwin单元模块的资源对象属性信息进行封装,封装为指定的消息传输格式;
步骤十一、将封装好的消息包发送到系统内相应的处理模块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6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