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槟榔籽加工装置及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8931.5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2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波;朱巨才;刘领;彭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皇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9/00 | 分类号: | A23L19/00;A23P30/00 |
代理公司: | 长沙优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3 | 代理人: | 刘佳芳 |
地址: | 411200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槟榔 加工 装置 生产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槟榔籽加工装置,包括定型机构,还包括导热机构,所述定型机构包括模具固定板、设置在模具固定板上的压籽模具、墙板、定位拉管、第一动力装置、限位环;还提供了一种槟榔籽加工生产线,包括料理机构、出料机构、槟榔籽加工装置,所述槟榔籽加工装置出料端与所述出料机构连接,所述槟榔籽加工装置进料端与所述料理机构连接。本发明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减少了压籽过程中压烂大量槟榔籽而导致的报废,提高了合格率,且由于槟榔籽在压籽模具中分布均匀,压籽后能保留原纹路,外形更加美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槟榔籽加工装置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槟榔压籽工序通常是先将槟榔籽完成加热再打包一起压籽,压籽有圆桶式和打包机式两种压籽方式,这两种压籽方式都需要提前将槟榔加热,一是在压籽过程中会压烂大量槟榔而导致报废;二是在压籽过程中会把槟榔籽原纹路破坏掉影响产品外观;三是每次压籽需要24h至48h,单台设备产能低且会有30%的籽不合格需要返工。中国专利CN201920161053.X公开了一种提高软化效率的槟榔软化装置,包括软化罐、上料机构和挤压机构,软化罐的入口设有挤压机构,挤压机构包括导管、板簧、滚轮和电机,导管的入口和软化罐的进料口连接且截面为圆形,导管的出口渐变为方形且设有软化罐内,导管的出口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板簧,板簧上分别设有用于挤压槟榔的滚轮,电机驱动滚轮转动,上料机构包括料斗、导轨和卷扬机,卷扬机固定在软化罐的进料口的上方,导轨的上端向软化罐的入口方向弯折并固定在软化罐的进料口处,料斗一端和导轨滑动连接,另一端和卷扬机的绕绳连接。应用该专利技术相对与打包挤压方式有改进,利用滚轮对槟榔进行挤压,但滚轮挤压可能存在打滑现象影响挤压效果,且滚轮的间隙难以控制,间隙太大则挤压力度不够,间隙太小挤压过度则对槟榔造成破坏,该技术又需要利用生物酶对槟榔进行软化,效率提升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槟榔籽加工装置及生产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槟榔籽加工装置,包括定型机构,还包括导热机构,所述定型机构包括模具固定板、设置在模具固定板上的压籽模具、墙板、定位拉管、第一动力装置、限位环;
所述压籽模具包括压籽凹模、压籽凸模,所述模具固定板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模具固定板的内侧与外侧;所述模具固定板数量至少为两个,属于同一组压籽模具的压籽凹模、压籽凸模分别设于相邻的所述模具固定板上;所述模具固定板设有第一凸起;所述限位环连接两个相邻模具固定板,且相邻模具固定板上的第一凸起位于限位环中;所述压籽凹模、压籽凸模设有纹路。
所述导热机构包括第一导管、第二导管以及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定型机构,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设于所护支架上;所述模具固定板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导管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通道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导管输入端连接;
所述定位拉管设于两墙板之间且与墙板固定连接;所述模具固定板设于两墙板之间,且所述模具固定板两侧与所述定位拉管通过引导组件连接;所述墙板设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模具固定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固定板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设有压籽凸模,所述第一夹持部设有压籽凹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管输入端设有蒸汽阀,所述第一导管远离蒸汽阀的一端设有疏水阀;所述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二通道输入端以及第二通道输出端均设有蒸汽接头;所述第二导管两端分别设有疏水阀和出水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为液压油缸动力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组件包括滑轮和导轨,所述滑轮设于所述模具固定板,所述导轨设于两墙板之间且与墙板固定连接,所述滑轮和导轨相配合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皇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皇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8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