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凸型双层永磁轨道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99513.8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5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邓自刚;冯毅诚;雷武阳;郑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25/30 | 分类号: | E01B25/30;E01B2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刘林;陈攀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永磁 轨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凸型双层永磁轨道,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永磁组和第二永磁组,第一永磁组由铁氧体磁性材料组成,第二永磁组由钕铁硼磁性材料组成,第二永磁组的宽度小于第一永磁组的宽度,第二永磁组的高度小于第一永磁组的高度,第二永磁组设置在第一永磁组的上表面,第二永磁组和第一永磁组构成沿轨道中心对称的凸型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铁氧体永磁体和钕铁硼永磁体组合为凸型结构,并按照轨道工作面磁场强度最大、非轨道工作面磁场强度最小的方式对永磁体进行排列优化,实现了在得到同等甚至更优性能永磁轨道的同时,极大减少了钕铁硼磁芯材料的使用量,具有推广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凸型双层永磁轨道。
背景技术
在高温超导钉扎磁浮系统中,永磁轨道是提供外部磁场源的唯一来源,沿高温超导钉扎磁浮线路需要铺设大量的永磁轨道。现有的永磁导轨技术通过使用大量的钕铁硼永磁体以获得优良的悬浮性能,然而由于钕铁硼永磁体需要稀土材料制成,价格高昂且不可再生,随着时间推移,永磁导轨的成本将会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凸型双层永磁轨道,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凸型双层永磁轨道,包括:第一永磁组和第二永磁组,所述第一永磁组由铁氧体磁性材料组成,所述第二永磁组由钕铁硼磁性材料组成,所述第二永磁组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永磁组的宽度,所述第二永磁组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永磁组的高度,所述第二永磁组设置在所述第一永磁组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永磁组和所述第一永磁组构成沿轨道中心对称的凸型结构。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永磁组在轨道上方的磁力线与所述第一永磁组在轨道上方的磁力线重合。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永磁组的永磁阵列排布与所述第二永磁组的永磁阵列排布相同。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永磁组包括三个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为竖直向下,每两个所述第一永磁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聚磁组,所述第一聚磁组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永磁体,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为水平方向,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永磁体沿磁化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永磁组包括三个第三永磁体,每两个所述第三永磁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聚磁组,所述第二聚磁组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四永磁体。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宽度与所述第四永磁体的宽度相同,设置在所述第一永磁组侧面的两个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宽度大于设置在所述第二永磁组两侧面的两个所述第三永磁体的宽度,设置在所述第一永磁组中心的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宽度等于设置在所述第二永磁组中心的所述第三永磁体的宽度。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宽度的比值大于0.64且小于1.8,所述第三永磁体的宽度与所述第四永磁体的宽度的比值大于0.64且小于1.8。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永磁体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宽度的比值为1.6,所述第三永磁体的宽度与所述第四永磁体的宽度的比值为1.6。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聚磁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聚磁板,每个所述第一聚磁板均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永磁体之间,所述第二聚磁组包括第二聚磁板,所述第二聚磁板设置在两个所述第四永磁体之间。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永磁组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永磁组的宽度的比值为0.79,所述第二永磁组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永磁组的高度的比值为0.27。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永磁组包括两个第一不导磁钢板,所述第一不导磁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永磁组两侧,所述第二永磁组包括两个第二不导磁钢板,所述第二不导磁钢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永磁组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95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