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穿戴式心脏超声辅诊仪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99663.9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9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磊;王春;刘治;韩晶;孟宪凤;曹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不器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08 | 分类号: | A61B8/08 |
代理公司: | 南通宁竞智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66 | 代理人: | 蔡伟伟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穿戴 心脏 超声 辅诊仪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穿戴式心脏超声辅诊仪。为了解决超声模组长时间紧贴在使用者的身体上不具备有效的透气功能,并且扒动该模组进行透气时,将导致柔性超声阵列模组出现位移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智能穿戴式心脏超声辅诊仪,包括有旋轴和棘轮组件等;旋轴连接棘轮组件。本发明通过旋转旋轴收紧拉绳件,达到调节背心上的外边带与内边带之间的松紧程度的目的,当使用者做剧烈运动时,按下旋轴使旋轴松开拉绳件,减少背心对使用者的束缚感,在超声换能机构长时间工作发热时,仅需长按旋轴,使复压组件被压缩,拉动钢丝控制气管内的锁阀组件开合,配合人体呼吸,实现对超声换能机构进行换气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穿戴式心脏超声辅诊仪。
背景技术
传统的心脏超声检查拥有较大的局限性,需要医生、设备和患者的非正常生理状态同时存在,否则难以早期发现心脏结构和各项机能出现异常的状况,而目前的便捷式和手持式心脏检测设备,无法长时间连续工作,不能根本解决目前心脏超声检查的模式问题,不适合更广泛人群的早期筛查,因此不利于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的终末期心力衰竭等心脏康复性治疗。
专利CN113453809A公布了一种柔性超声阵列,该阵列模组实现依靠纳米柔性材料,搭载适形多子阵列的换能器,是一种具备与弯曲物体连续接触功能的,用于超声监测系统的柔性超声换能器,其内部搭载有柔性超声阵列层,配合AI控制模组,实现连续的对目标进行心脏超声监测工作,而现有搭载该柔性超声阵列模组的穿戴式辅诊设备,需要长时间紧贴在使用者的身体上进行心脏监测工作,若热量不能及时散出,长时间发热将导致使用者紧贴该柔性超声阵列模组的部位不能有效的透气,特别是在使用者做剧烈运动后,将导致紧贴身体的部位因不能及时透气而闷出潜在的疾病,并且若使用者因需要透气而扒动该柔性超声阵列模组时,将导致柔性超声阵列模组出现位移现象,影响其监测工作的有效进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柔性超声阵列模组的穿戴式辅诊设备长时间紧贴在使用者的身体上,使其不具备有效的透气,并且扒动该柔性超声阵列模组进行透气时,将导致柔性超声阵列模组出现位移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式心脏超声辅诊仪。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智能穿戴式心脏超声辅诊仪,包括有棘轮组件、复压组件、锁阀组件、背心、拉绳件、硅胶垫片、筒体、旋轴、超声换能机构、气管、钢丝和AI控制模组;背心的内右侧设置有硅胶垫片;硅胶垫片的左侧固接有筒体;筒体的内前侧连接有棘轮组件;旋转筒体与棘轮组件之间的旋轴,收紧拉绳件,调节背心上的外边带与内边带之间的松紧程度;筒体的内后侧连接有复压组件;复压组件连接旋轴;筒体的后端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连接复压组件;按下旋轴及复压组件,使旋轴松开拉绳件,将外边带与内边带放松;硅胶垫片的后侧上部和后侧左部各设置有一个超声换能机构;硅胶垫片的中部设置有AI控制模组;AI控制模组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两个超声换能机构;长按旋轴,使复压组件被压缩,拉动钢丝控制气管内的锁阀组件开合,配合人体呼吸,对超声换能机构进行换气工作;两个信号线和两个钢丝均嵌入硅胶垫片内部。
更为优选的是,拉绳件包括有主拉绳和副拉绳;背心的左侧固接有C形结构的主拉绳;主拉绳的上下两端各两次贯穿内边带;主拉绳的上下两端中部均固接外边带;主拉绳的右端固接有副拉绳;副拉绳贯穿硅胶垫片并卷绕在旋轴的外表面。
更为优选的是,超声换能机构包括有背板层、超声阵列层、硅胶环垫和隔离层;硅胶垫片的后侧固接有背板层;背板层的后侧中部固接有超声阵列层;超声阵列层的后侧外边沿固接有硅胶环垫;硅胶环垫的中部固接有隔离层。
更为优选的是,超声阵列层与隔离层之间,硅胶环垫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结构,并且气管的后端接通空腔结构。
更为优选的是,气管设置为L形结构;气管的后端设置有挡片结构,并且气管的侧管结构与挡片结构均连接锁阀组件。
更为优选的是,环绕旋轴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齿结构,旋轴通过第一凸齿结构卡合棘轮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不器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不器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96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