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钯掺杂碳纳米管的微纳光纤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1239.3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4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邸博;卓然;罗颜;黄之明;高萌;成传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G02B6/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姜婷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纳米 光纤 气体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钯掺杂碳纳米管的微纳光纤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激光器、钯掺杂碳纳米管的微纳光纤、检测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钯掺杂碳纳米管的微纳光纤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钯掺杂碳纳米管的微纳光纤包括位于中部的微纳光纤区(1)、位于微纳光纤区(1)两侧的单模光纤区(2),所述微纳光纤区(1)包括束腰均匀区(3)以及位于所述束腰均匀区(3)两侧的锥形区(4),所述微纳光纤区(1)沉积有钯掺杂碳纳米管层(5)。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钯掺杂碳纳米管的微纳光纤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洁净的单模光纤,在加热条件下,拉制所述单模光纤形成具有微纳光纤区(1)及单模光纤区(2)的半成品;
S2.将所述半成品的微纳光纤区(1)置于钯掺杂碳纳米管的去离子水溶液中,将所述单模光纤区(2)的一端与激光器连接,并向所述半成品内通入激光以将所述钯掺杂碳纳米管沉积至所述微纳光纤区(1)表面,即得所述钯掺杂碳纳米管的微纳光纤气体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钯掺杂碳纳米管的微纳光纤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述洁净的单模光纤的获取方式如下:利用剥线钳去除单模光纤的涂覆层,而后用含酒精的无纺布进行擦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钯掺杂碳纳米管的微纳光纤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钯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K1.将碳纳米管置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水浴下超声震荡后,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
K2.将所述沉淀物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而后滴入至含有钯源的无电沉积液中,再经过滤干燥,得到钯掺杂碳纳米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钯掺杂碳纳米管的微纳光纤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电沉积液的制备步骤如下: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氯化钯溶解于稀氨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滴入盐酸联氨溶液中,即得所述无电沉积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钯掺杂碳纳米管的微纳光纤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硝酸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钯掺杂碳纳米管的微纳光纤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温度为60-70℃。
9.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钯掺杂碳纳米管的微纳光纤气体传感器在气体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为六氟化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12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