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金属质感的耐磨聚酯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2769.X | 申请日: | 2022-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4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壁鹏;赵成海;秦柏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西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35/06;C08L51/04;C08L27/18;C08K7/26;C08K3/22;C08K3/34;C08J5/18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禾共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9 | 代理人: | 方永清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金属 质感 耐磨 聚酯 薄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金属质感的耐磨聚酯薄膜,其重量组分包括PET40~50份、PTT20~30份、SMA1份、MBS2~4份、纳米二氧化1份、纳米碳化硅80~120份、金属珠光粉40~60份、抗氧剂8~12份、润滑剂8~12份和阻燃剂0.1份。本发明在具有PET各自原有优点的同时,还具有良好金属光泽,而且阻燃性能好,耐磨性能优良,加工性好,力学性能优良,表面金属感强,适应性广。该发明制备的PET膜材各组分配比合理,尤其是纳米碳化硅组分,可极好的增强膜材的耐磨性能;另外该膜材中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等组分使膜材具有极好的增亮能力,使其具有更好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金属质感的耐磨聚酯薄膜。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酯交换或以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酯化先合成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然后再进行缩聚反应制得。属结晶型饱和聚酯,为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的聚合物,表面平滑有光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
现有的金属质感聚酯薄膜生产工艺为在聚酯薄膜表面面通过真空溅镀方式达到金、银、铜等金属的颜色;采用电镀的方法有很多其他无法实现的金属色,比如金属红、金属绿、金属蓝等等,而且电镀工艺环保性差、耐磨性较差、有分层的风险、表面容易氧化、表面金属质感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金属质感的耐磨聚酯薄膜,来解决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金属质感的耐磨聚酯薄膜,其重量组分包括PET40~50份、PTT20~30份、SMA1份、MBS2~4份、纳米二氧化1份、纳米碳化硅80~120份、金属珠光粉40~60份、抗氧剂8~12份、润滑剂8~12份和阻燃剂0.1份。
优选的:所述PET为特征粘度为0.6~1.2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优选的:所述PTT为特性黏度0.7~1.2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优选的:所述SMA为相容剂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
优选的:所述MBS为具有核壳结构增韧的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优选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粒径在20nm的气相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优选的:所述金属珠光粉为粒径20μm的金色珠光粉。
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质量比1:1的受阻酚类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的复配物。
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优选的:所述阻燃剂为质量比1:4的苯磺酰基苯磺酸钾与聚四氟乙烯的复配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具有PET各自原有优点的同时,还具有良好金属光泽,而且阻燃性能好,耐磨性能优良,加工性好,力学性能优良,表面金属感强,适应性广。该发明制备的 PET膜材各组分配比合理,尤其是纳米碳化硅组分,可极好的增强膜材的耐磨性能;另外该膜材中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等组分使膜材具有极好的增亮能力,使其具有更好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金属质感的耐磨聚酯薄膜,其重量组分包括PET45份、PTT25 份、SMA1份、MBS3份、纳米二氧化1份、纳米碳化硅100份、金属珠光粉50份、抗氧剂 10份、润滑剂10份和阻燃剂0.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西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西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27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