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材、拼板组立及拼板组立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4772.5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1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斌;崔桂媛;刘大明;陈灵;杨桂林;马涛;关爱民;冯春光;叶宏;张晓明;袁真光;宋治臣;罗会武;崔俊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蔡烨平;何桥云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拼板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材、拼板组立及拼板组立的生产方法。其中,板材包括板材本体,所述板材本体具有延伸至边缘的开口,所述板材还包括桥段连接结构,所述桥段连接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板材本体的边缘的所述开口的两端。在本方案中,由于板材本体具有延伸至边缘的开口,开口的存在会导致板材在生产切割或吊装过程中开口处局部范围应力显著增大,造成板材的变形,需要事后采用二次火攻或者更换板材的方式补救。本方案中板材还包括桥段连接机构,桥段连接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板材主体的边缘的开口的两端。通过桥段连接结构的设置,连接板材开口处的两端,能够有效的防止板材因失稳产生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拼板组立及拼板组立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采用对尺寸较小的板材进行焊接等方式拼接成较大尺寸的拼板组立,用于船舶上层建筑的搭建。由于拼板组立的尺寸较大,而加工板材的设备所能产出的板材尺寸有限(小于拼板组立的尺寸),因此在拼板组立制造阶段,工艺人员会在拼板组立的设计图纸上进行板缝布置,将拼板组立分为若干块小尺寸的板材进行分别加工,再在这些板材运输至现场之后拼接并焊接,形成完整的拼板组立。
如图1所示,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会在拼板组立1'上设计大开孔12'或供管子通过的孔洞13'。如图2所示,在制造阶段,工艺人员在拼板组立1'上进行板缝14'布置时,板缝14'会经过上述的大开孔12'或孔洞13',导致所制造出的板材11'具有部分的大开孔12'或孔洞13'结构,例如图2中的位于中间的那块板材11',因大开孔12'或孔洞13'的存在,导致板材11'的结构强度较弱,因此在生产切割或吊装运输过程中将会引起该板材11'在局部范围内应力显著增大,造成板材11'的变形,需要事后采用二次火攻或者更换板材11'的方式补救。同时,因组成拼板组立1'的板材11'上开设有大开孔12'或孔洞13',在板材11'之间通过焊接拼接时,倘若采用高效的自动轨道焊接,在大开孔12'或孔洞13'位置处需要中断焊接,导致焊接的过程不具有连续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带有大开孔或孔洞的板材在生产切割、吊装运输过程中强度不足容易产生形变问题,以及在焊接拼接过程中不能保持焊接的连续性问题,提供一种板材、拼板组立及拼板组立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板材,其包括板材本体,所述板材本体具有延伸至边缘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还包括桥段连接结构,所述桥段连接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板材本体的边缘的所述开口的两端。
在本方案中,由于板材本体具有延伸至边缘的开口,开口的存在会导致板材生产切割或吊装过程中开口处局部范围应力显著增大,造成板材的变形,需要事后采用二次火攻或者更换板材的方式补救。本方案中板材还包括桥段连接机构,桥段连接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板材主体的边缘的开口的两端。通过桥段连接结构的设置,连接板材开口处的两端,能够有效的防止板材因失稳产生变形。
较佳的,所述桥段连接机构与所述板材本体一体成型。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桥段连接机构与板材本体一体成型。即根据预先设计的图纸进行板材加工时,在板材开口处预留出一定宽度的桥段连接机构,当桥段连接机构与板材本体一体成型时,可以更好地保证板材开口处的强度,进一步的防止开口处的板材产生形变。
较佳的,所述桥段连接机构沿所述板材本体的边缘方向延伸。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桥段连接机构沿板材本体的边缘方向延伸。在板材拼接形成拼板组立时,需要对板材的板缝位置进行焊接,一般焊接的方式采用高效的自动轨道焊接,通过将桥段连接机构设置为沿板材本体的边缘方向延伸,在对板材进行焊接时也能对桥段连接结构进行焊接,从而保持焊接的连续性,避免产生空焊或者分段焊接的问题,提高焊接的效率。
较佳的,所述桥段连接机构的宽度在30-200m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4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