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梯度纳/微纤维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6023.6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8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爽;唐锦烨;张茂兰;陈安澜;张易;莫林萍;游奇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24 | 分类号: | A61L27/24;A61L27/18;A61L27/12;A61L27/56;A61L27/50;D04H1/728;D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黎昌莉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度 纤维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纳/微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微纤维支架以I型胶原、聚己内酯和纳米羟基磷灰石为原料制备,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酶溶性胶原蛋白;
S2: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己内酯/Ⅰ型胶原纤维膜;
S3:利用冷冻干燥技术将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沉积到所述聚己内酯/Ⅰ型胶原纤维膜上,制得所述纳/微纤维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型胶原和所述聚己内酯的质量比为3: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聚己内酯浓度为8%,所述聚己内酯和所述Ⅰ型胶原的良溶剂为六氟异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己内酯/Ⅰ型胶原纤维膜包括高取向性纳/微纤维和低取向性纳/微纤维;所述高取向性纳/微纤维用以仿生肌腱组织;所述低取向性纳/微纤维用于仿生骨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沉积于所述聚己内酯/Ⅰ型胶原纤维膜低取向性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静电纺丝参数为:电压31kV,滚轮转速2000rpm,推注速度0.004mm/s,接收距离22cm。
7.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纳/微纤维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微纤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微纤维支架中纳/微纤维的方向集中在±15°以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微纤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己内酯/Ⅰ型胶原纤维膜的水接触角为40°~90°。
10.用权利要求7所述纳/微纤维支架促进细胞粘附、增殖及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微纤维支架能够仿生干细胞微环境,在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为其提供新陈代谢、物质交换的场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60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定位式摩托车缸体夹具
- 下一篇: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