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07802.8 | 申请日: | 202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0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岳;马小川;徐玉阳;李颖;王宣;徐家辉;孙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银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3 | 分类号: | G06F16/23;G06F16/27;G06V40/16;G06V10/8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唯智勤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孙姣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同步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数据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对所存储的人脸数据集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人脸数据集;确定该更新后人脸数据集中的各个更新后人脸数据对应的人物信息集;对该人物信息集中各个人物信息进行信息去重,得到去重后人物信息集;依据该去重后人物信息集,对该更新后人脸数据集进行去重,得到去重后人脸数据集;确定该去重后人物信息集中的每个人物信息对应的历史识别次数信息集,得到历史识别次数信息集组;将该去重后人脸数据集中对应的人脸数据子集同步至该面板机装置信息网中每个节点对应面板机装置。该实施方式可以高效、实时地将对应待更新人脸数据同步至每个面板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数据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各个领域常常利用数据同步技术,来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对于数据同步的实现,通常采用的方式为:首先,接收各个数据存储节点所传入的更新数据。然后,对所得到的更新数据集进行汇总。最后,将所汇总的全量更新数据集发给各个数据存储节点。
然而,发明人发现,当采用上述方式来实现数据同步,经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第一,每个数据存储节点不一定需要所汇总的全量更新数据集,将全量更新数据集实时发给各个数据存储节点,导致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带宽较高,传输效率低下;
第二,针对所要传输的数据包括图片,且图片常常是高分辨率的图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带宽较高,传输效率低下;
第三,针对所要传输的数据包括图片,对图片的处理常常不够精准,可能导致图片的图片内容丢失。
该背景技术部分中所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并因此,其可包含并不形成本国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数据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面板机装置信息网中各个节点对应面板机装置发送的、针对目标时间段的人脸待更新数据文件,根据所得到的人脸待更新数据文件集,对所存储的人脸数据集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人脸数据集;确定上述更新后人脸数据集中的各个更新后人脸数据对应的人物信息集,其中,人物信息包括:人物编码信息;依据人物编码信息集,对上述人物信息集中各个人物信息进行信息去重,得到去重后人物信息集;依据上述去重后人物信息集,对上述更新后人脸数据集进行去重,得到去重后人脸数据集;确定上述去重后人物信息集中的每个人物信息对应的历史识别次数信息集,得到历史识别次数信息集组,其中,历史识别次数信息表征面板机装置识别人物信息对应人物的次数;根据上述历史识别次数信息集组,将上述去重后人脸数据集中对应的人脸数据子集同步至上述面板机装置信息网中每个节点对应面板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银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海银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78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