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空心杯直流伺服电机的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9217.1 | 申请日: | 202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3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锋;苗国辉;陈思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瑞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8/10 | 分类号: | F24F8/10;F24F11/64;F24F11/65;F24F11/61;F24F13/32;F24F110/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99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空心 直流 伺服 电机 空气 净化器 控制 方法 | ||
1.基于空心杯直流伺服电机的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指示空气净化器与分布式空气质量检测系统进行连接,并获取所述分布式空气质量检测系统采集的所述空气净化器所处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数据;对所述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所述室内空间的空气污染物分布状态;
步骤S2,根据所述空气污染物分布状态,指示所述空气净化器的空心杯直流伺服电机进行第一吸气-排气工作模式和第二吸气-排气工作模式的切换;其中,所述第一吸气-排气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二吸气-排气工作模式具有不同的吸气-排气功率;
步骤S3,当所述空气净化器工作预定时间长度后,根据更新后的空气污染物分布状态,确定所述室内空间的空气污染物分布量变化值;再根据所述空气污染物分布量变化值,指示所述空气净化器进行转动式空气净化操作;
步骤S4,当所述空气净化器进行转动式空气净化操作持续预定时间长度后,根据更新后的空气污染物分布量变化值,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的开关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心杯直流伺服电机的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中,指示空气净化器与分布式空气质量检测系统进行连接,并获取所述分布式空气质量检测系统采集的所述空气净化器所处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数据具体包括:
当空气净化器接通电源后,指示所述空气净化器与分布式空气质量检测系统自动进行无线连接;其中,所述分布式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包括分布安装在所述空气净化器所处室内空间的若干PM10微粒传感器,用于检测相应区域的PM10微粒浓度,以此作为所述空气质量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空心杯直流伺服电机的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中,对所述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所述室内空间的空气污染物分布状态具体包括:
对所有PM10微粒传感器各自检测得到的PM10微粒浓度进行平均化计算,确定所述室内空间的平均PM10微粒浓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空心杯直流伺服电机的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2中,根据所述空气污染物分布状态,指示所述空气净化器的空心杯直流伺服电机进行第一吸气-排气工作模式和第二吸气-排气工作模式的切换具体包括:
将所述平均PM10微粒浓度与预设浓度阈值进行比对;若所述平均PM10微粒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浓度阈值,则指示所述空气净化器的空心杯直流伺服电机切换至第一吸气-排气工作模式;若所述平均PM10微粒浓度小于预设浓度阈值,则指示所述空气净化器的空心杯直流伺服电机切换至第二吸气-排气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吸气-排气工作模式的吸气-排气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吸气-排气工作模式的吸气-排气功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空心杯直流伺服电机的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
当所述空气净化器的空心杯直流伺服电机切换至第一吸气-排气工作模式,指示所述空气净化器出风口处的导风板以第一摆动速度进行上下摆动或左右摆动;
当所述空气净化器的空心被直流伺服电机切换至第二吸气-排气工作模式,指示所述空气净化器出风口处的导风板以第二摆动速度进行上下摆动或左右摆动;其中,所述第一摆动速度大于所述第二摆动速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空心杯直流伺服电机的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3中,当所述空气净化器工作预定时间长度后,根据更新后的空气污染物分布状态,确定所述室内空间的空气污染物分布量变化值具体包括:
当所述空气净化器进入到第一吸气-排气工作模式或第二吸气-排气工作模式,并持续工作预定时间长度后,重新获取所述分布式空气质量检测系统采集的所述空气净化器所处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数据,以此得到更新的空气污染物分布状态;
再根据更新后的空气污染物分布状态,确定所述室内空间的PM10微粒浓度变化率,以此作为所述空气污染物分布量变化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瑞驱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瑞驱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92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