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式海上浮式防波堤连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9885.4 | 申请日: | 202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5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宇;周国平;刘磊磊;闻静;尤恽;王锋;周渊昊;周琦;吴清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庆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海上 防波堤 连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式海上浮式防波堤连接装置,包括一连接器结构、四横向销轴、两第一基座和两第二基座;连接器结构包括一连接器本体结构,连接器本体结构的两端的两侧分别形成一连接部,每一连接部形成一第一销轴通孔,且连接器本体结构的同侧的两连接部的第一销轴通孔的中轴线重合;两第一基座固定于一第一浮体;连接器结构的第一侧通过穿设于第一销轴通孔内的两横向销轴与对应第一基座枢接;连接器结构的第二侧通过穿设于第一销轴通孔内的另两横向销轴与对应第二基座可拆卸地枢接;第二基座固定于一第二浮体。本发明的一种机械式海上浮式防波堤连接装置,采用纯机械对接方式,具有操作简单、便捷、对接效率较高和维护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式海上浮式防波堤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水运航运经济的发展,码头向大型化、航道向深水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防波堤为水域内船舶航行、靠泊及作业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护的重要性不可替代;防波堤是一种常见的港口、海岸工程结构,其主要作用是削减源源不断的波浪,维护堤后海域的平稳,保护海洋平台、水上机场等安全运行,保证海上船舶进出锚地、施工作业的平稳。传统的坐底式防波堤造价高,施工难,而浮式防波堤由上部浮体部分和系泊系统构成,其上部浮体部分多采用多模块经由连接装置拼接而成,可很好的克服经济、运输及工程施工问题。
目前对高效型浮式消波与阻流技术提出了新的研究需求。针对由多个模块组建而成的不同构型的浮式防波堤,在风浪流海洋环境载荷的影响下,其连接器系统受力复杂多变,故该系统构型及结构形式设计具有很高的挑战。
目前浮式防波堤等的连接方式主要有橡胶圈连接器、铰接连接器、万向节连接器、新型球状连接器及系泊连接等。其中系泊连接形式需要对每个模块进行系泊,成本较高,且使用中不易控制消波模块位置,易产生碰撞问题;橡胶圈连接形式由于构型复杂,安装要求较高,海上作业安装成本高,且后期不易于拆卸;而球接形式现多用于柔性波浪发电装置,由于球接结构本质特性,限制了其适用范围,无法承受较大载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式海上浮式防波堤连接装置,采用纯机械对接方式,具有操作简单、便捷、对接效率较高和维护成本低等特点;仅需被连接浮体提供基座加强结构即可,不需要在设计之初预留空间,其使用的便捷性很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式海上浮式防波堤连接装置,包括一连接器结构、四横向销轴、两第一基座和两第二基座;所述连接器结构包括一连接器本体结构,所述连接器本体结构的两端的两侧分别形成一连接部,每一所述连接部形成一第一销轴通孔,且所述连接器本体结构的同侧的两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一销轴通孔的中轴线重合;两所述第一基座固定于一第一浮体;所述连接器结构的第一侧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销轴通孔内的两所述横向销轴与对应所述第一基座枢接;所述连接器结构的第二侧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销轴通孔内的另两所述横向销轴与对应所述第二基座可拆卸地枢接;所述第二基座固定于一第二浮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座包括两第一耳板,所述连接器结构的第一侧的两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横向销轴枢接于两所述第一耳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基座包括对置设置的两基座本体;每一所述基座本体包括一第二耳板、一底座、一盖板、一盖板销轴和一盖板锁紧装置,所述第二耳板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外侧,所述底座的顶面中部下凹形成一第一销轴槽;所述盖板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盖板销轴枢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盖板的中部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一销轴槽配合的第二销轴槽,所述第一销轴槽和所述第二销轴槽配合形成一第二销轴通孔,所述盖板的第二端通过设置于所述底座的所述盖板锁紧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器结构的第二侧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销轴通孔内和所述第二销轴通孔内的两所述横向销轴与对应所述第二基座可拆卸地枢接。
优选地,所述横向销轴两两共线。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本体结构呈矩形或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98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产品电路板图形转移用干膜压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胶管防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