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塌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1107.9 | 申请日: | 202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4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覃建宇;刘伟新;金勇;张强;张永涛;黄懿强;左坤;田峥;游尧;薛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24 | 分类号: | C09K8/24;C09K8/20;C09K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塌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重量份计,所述防塌钻井液包括水90~100份、抑制剂1~3份、封堵剂7~13份和固壁剂0.1~0.3份;所述封堵剂包括弹性封堵剂、刚性封堵剂和纳米封堵剂的组合。本发明提供的防塌钻井液,通过抑制剂、封堵剂和固壁剂复配,以及所述封堵剂选用弹性封堵剂、刚性封堵剂和纳米封堵剂的组合,使得所述钻井液通过“物理封堵‑化学胶结‑抑制水化”的多元协同作用,能够对复杂煤层岩石的微孔隙、微裂缝进行有效封堵,减小钻井液滤液侵入,提高井周岩石的承压能力,且抑制性能较好,同时还具有较好润滑减阻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钻井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塌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煤层气或过煤层钻井过程中,由于煤岩割理发育、结构破碎、机械强度低,常导致起下钻遇阻、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频发,延误工程进度,严重时甚至导致井眼钻井工程报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复杂煤层井壁失稳一方面是由于煤岩本身具有割理、微裂缝发育,胶结疏松,脆性大等特征,钻井液滤液易侵入,导致煤岩之间胶结力降低,在外力作用下易破碎坍塌;另一方面是由于在外来流体的影响下,煤岩中的黏土矿物发生水化,水化产生的内张力从内部破坏了煤的完整性。因此,加强物理封堵和化学胶结阻止钻井液滤液侵入,提高煤岩强度,同时高效抑制黏土水化,是提高复杂煤层井壁稳定的重要技术对策。
例如,CN109294531A公开一种水基钻井液的复合沥青防塌抑制剂及水基钻井液,所述复合沥青防塌抑制剂包括天然沥青,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烯-丙烯酸乙酯,表面活性剂,碳纤维,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石灰石料粉末;所述水基钻井液包括蒙脱石,水,重晶石,聚乙二醇和所述复合沥青防塌抑制剂。所述水基钻井液采用特定的复合沥青防塌抑制剂,可以获得良好的防塌和润滑能力;且制备方法简单,便于生产,有利于推广。但是,所述水基钻井液的HTHP滤失量有待进一步降低,并且页岩膨胀率较高。
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对复杂煤层岩石的微孔隙、微裂缝进行有效封堵,减小钻井液滤液侵入,提高井周岩石的承压能力,且抑制性能较好,同时还具有较好润滑减阻性能的防塌水基钻井液,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塌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防塌钻井液通过加入特定含量的抑制剂、封堵剂和固壁剂,使得所述钻井液通过“物理封堵-化学胶结-抑制水化”的多元协同作用,能够对复杂煤层岩石的微孔隙、微裂缝进行有效封堵,减小钻井液滤液侵入,提高井周岩石的承压能力,且抑制性能较好,同时还具有较好润滑减阻性能,适用于复杂煤层。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塌钻井液,以重量份计,所述防塌钻井液包括水90~100份、抑制剂1~3份、封堵剂7~13份和固壁剂0.1~0.3份;所述封堵剂包括弹性封堵剂、刚性封堵剂和纳米封堵剂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防塌钻井液,通过抑制剂、封堵剂和固壁剂复配,使得所述钻井液通过“物理封堵-化学胶结-抑制水化”的多元协同作用,提高水基钻井液对复杂煤层岩石的微孔隙、微裂缝的封堵效果,减小钻井液滤液侵入,提高井周岩石的承压能力,且抑制性能较好;而通过特定组合的封堵剂与抑制剂和固壁剂的协同增效,能够进一步有效抑制复杂煤层的水化膨胀,降低岩石膨胀率。
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防塌钻井液包括水90~100份,例如可以为92份、94份、96份、98份等。
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防塌钻井液包括1~3份抑制剂,例如可以为1.2份、1.4份、1.6份、1.8份、2份、2.2份、2.4份、2.6份、2.8份等。
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防塌钻井液包括封堵剂7~13份,例如可以为7.5份、8份、8.5份、9份、9.5份、10份、10.5份、11份、11.5份、12份、12.5份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未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11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