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外送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1857.6 | 申请日: | 202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3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曾四鸣;梁纪峰;罗蓬;董靓媛;郭婧婧;李晓军;李安燚;焦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H02J3/36;H02J3/3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付晓娣 |
地址: | 05002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外送 系统 同步 振荡 抑制 方法 装置 控制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外送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该方法包括:获取光伏经LCC‑HVDC送出系统中的光伏电站的光伏阵列端口输出电压、基准光伏输出电压、网侧电流dq轴分量和网侧电压dq轴分量;根据光伏阵列端口输出电压和基准光伏输出电压,获得基准网侧电流d轴分量;根据基准网侧电流d轴分量、预设基准网侧电流q轴分量和网侧电流dq轴分量进行滑膜控制,获得网侧电流dq轴控制量;根据网侧电流dq轴控制量、网侧电流dq轴分量和网侧电压dq轴分量,控制光伏电站中逆变器的逆变器端口电压,以抑制光伏经LCC‑HVDC送出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本发明能够有效抑制光伏经LCC‑HVDC送出系统的次同步振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外送系统的次同步振荡 抑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迅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短 缺问题。太阳能作为一种理想的可再生能源,由于其分布广泛,可以解决传统 能源的一些局限性,正在成为重要的替代清洁能源。随着我国部分地区光伏发 电的持续增长,大规模光伏经电网换相型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外送成为重要的外送方式。
由于光伏自身存在弱阻尼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模式,对于光伏经LCC-HVDC外送这种光伏电站离LCC-HVDC整流站电气距 离较近的场景,二者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可能会削弱SSO模式阻尼,从而增大系 统发生SSO的风险,影响系统的稳定性。然而目前针对光伏外送系统SSO问 题的研究多集中于光伏电站接入弱交流电网,较少涉及LCC-HVDC。因此,为 了提高光伏经LCC-HVDC外送系统的稳定性,有必要研究光伏经LCC-HVDC 外送系统的SSO抑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外送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装置及控 制器,以解决光伏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影响光伏经LCC-HVDC外送系统稳定性 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外送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包括:
获取光伏经LCC-HVDC送出系统中的光伏电站的光伏阵列端口输出电压、 基准光伏输出电压、网侧电流dq轴分量和网侧电压dq轴分量;
根据所述光伏阵列端口输出电压和所述基准光伏输出电压,获得基准网侧 电流d轴分量;
根据所述基准网侧电流d轴分量、预设基准网侧电流q轴分量和所述网侧 电流dq轴分量进行滑膜控制,获得网侧电流dq轴控制量;
根据所述网侧电流dq轴控制量、所述网侧电流dq轴分量和所述网侧电压 dq轴分量,控制所述光伏电站中逆变器的逆变器端口电压,以抑制光伏经 LCC-HVDC送出系统的次同步振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基准网侧电流d轴分量、预设基 准网侧电流q轴分量和所述网侧电流dq轴分量进行滑膜控制,获得网侧电流 dq轴控制量,包括:
计算所述基准网侧电流d轴分量和所述网侧电流dq轴分量中的网侧电流d 轴分量的第一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值设计d轴滑膜面;
计算所述预设基准网侧电流q轴分量和所述网侧电流dq轴分量中的网侧电 流q轴分量的第二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二差值设计q轴滑膜面;
基于所述d轴滑膜面、所述q轴滑膜面和预设趋近律进行滑膜控制,获得 网侧电流dq轴控制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所述基准网侧电流d轴分量和所述网 侧电流dq轴分量中的网侧电流d轴分量的第一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值设计 d轴滑膜面,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18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档操作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具有可转向镜的机器视觉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