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模态核心网转发和调度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2584.7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4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闫林林;邹涛;衣晓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之江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H04L47/32 | 分类号: | H04L47/32;H04L47/50;H04L47/5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孙孟辉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模态 核心 转发 调度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态核心网转发和调度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多模态流量转发、多模态流量调度和多模态流量监控;所述多模态流量转发,包括多模态端设备的发现和多模态转发路径的规划;所述多模态流量调度,根据多模态的转发时延和转发队列信息,静态调整或动态调整模态报文的转发队列和转发路径;所述多模态流量监控,在多模态流量出节点获取多模态流量在网络中的延时时间和实际转发队列,并定期更新每种模态的预定时延。本发明的多模态核心网转发和调度方法及装置,通过在不同模态报文头中添加转发路径信息,保证模态转发路径的确定性;测量每个节点的转发时延和设定的预定时延做比较来动态调整分给该模态的转发队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模态核心网转发和调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IP网络存在结构僵化、网元封闭、路由单一、功能薄弱、运维困难等诸多弊端,网络架构与内在能力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其服务效率和服务理念无法为“互联网+”的数字化浪潮提供有力支撑。为突破传统网络的性能、功能和效能瓶颈,推动网络技术演进式发展,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在内的各国政府和组织机构均已开展新型网络领域相关的基础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启动了诸如GENI、FIND、FIA、FIA-NP、FIRE、FIRE+、H2020、H2020-SEC、H2020-FI、JGN2+等一系列针对未来网络方向的专项研究计划。多模态网络以网络技术体制与支撑环境分离为发展范式,以全维可定义的数据平面为基底,通过软硬件一体化实现协议无关的包处理机制,可灵活支持标准、私有和自定义网络协议。但在多模态网络中存在各种网络资源竞争的问题,如果静态平均分配网络资源给各个模态会导致网络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模态核心网转发和调度方法及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模态核心网转发和调度方法,包括多模态流量转发、多模态流量调度和多模态流量监控;所述多模态流量转发,包括多模态端设备的发现和多模态转发路径的规划;所述多模态流量调度,根据多模态的转发时延和转发队列信息,静态调整或动态调整模态报文的转发队列和转发路径;所述多模态流量监控,在多模态流量出节点获取多模态流量在网络中的延时时间和实际转发队列,并定期更新每种模态的预定时延。
进一步的,所述多模态端设备的发现采用与模态无关的交互方式发现多模态端设备;根据控制器的全局视图,以最小跳数和设备编号最小为原则选取默认转发路径。
进一步的,所述多模态流量调度根据模态类型和目的地址信息,确定转发路径、转发队列和平均时延信息;在入节点将转发路径、转发队列和平均时延信息添加到转发头中,每经过一个节点,将该节点的转发时延和转发队列信息添加到转发头中。
进一步的,动态调整转发队列方式如下:当模态流量在上一个节点传输时延大于平均时延时,比较延时阈值,若传输时延减去平均时延大于延时阈值,则增加若干转发队列,若转发队列已达到最大值,则保持该值;若模态流量在上一个节点传输时延小于平均时延时,比较超前阈值,若传输时延减去平均时延大于超前阈值,则减少若干转发队列,若转队列减去后小于最小转发队列个数,则保持该转发队列个数不变。
进一步的,静态调整转发队列的队列着色方式如下:当转发队列从预留队列中分配后,默认着绿色;当队列中出现某种模态流量超时但差值小于延时阈值时,该队列赋值黄色;当大于延时阈值时则会赋值红色;转发队列中运行的各种模态流量定时更新该队列的颜色,转发队列的颜色以最差情况作为该转发队列的最终颜色,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该队列未收到某种模态流量,则将该模态流量从该转发队列中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之江实验室,未经之江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25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