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交互共享的科创政策自动化匹配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6942.1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6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贾贝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波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5 | 分类号: | G06F16/955;G06F16/95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璀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7 | 代理人: | 程琼胤 |
地址: | 201822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交互 共享 政策 自动化 匹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交互共享的科创政策自动化匹配方法和系统,包括科创政策数据云端、企业信息数据模型、科创政策信息数据模型、信息汇总查询平台、查询二维码、科创政策数据查询端口、企业相关信息、企业关键词、信息展示平台与信息下载平台,包括以下步骤:S1,科创政策数据上传至科创政策数据云端中;S2,在科创政策数据云端中设置建立企业信息数据模型与建立科创政策信息数据模型,并汇总至科创政策数据云端中;S3,所述信息汇总查询平台接收来自科创政策数据云端的科创政策数据,并汇总整理。本发明可以根据使用者自身企业的特征点来匹配查询相关科创政策,具有方便使用的好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科创政策数据查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据交互共享的科创政策自动化匹配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科技创新是转型跨越的重要引擎,迈入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更是应对挑战的有力武器,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数据化转型与智数中国科创计划主要依靠大数据处理框架、处理流程与核心技术,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也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现行技术中,企业在查询与自身相关的科创政策时较为麻烦,没有直接的查询方式,而且不好匹配自身的情况来选择相关的科创政策,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交互共享的科创政策自动化匹配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数据交互共享的科创政策自动化匹配方法和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数据交互共享的科创政策自动化匹配方法和系统,包括科创政策数据云端、企业信息数据模型、科创政策信息数据模型、信息汇总查询平台、查询二维码、科创政策数据查询端口、企业相关信息、企业关键词、信息展示平台与信息下载平台,包括以下步骤:
S1,科创政策数据上传至科创政策数据云端中;
S2,在科创政策数据云端中设置建立企业信息数据模型与建立科创政策信息数据模型,并汇总至科创政策数据云端中;
S3,所述信息汇总查询平台接收来自科创政策数据云端的科创政策数据,并汇总整理;
S4,使用者通过查询二维码扫码进入信息汇总查询平台;
S5,使用者进入到信息汇总查询平台中并进入科创政策数据查询端口;
S6,使用者分别输入企业相关信息、企业关键词,进行匹配式搜索;
S7,使用者通过信息展示平台与信息下载平台获取科创政策数据。
优选地,所述企业相关信息与企业关键词应包括企业年限、企业经营范围与企业注册资金。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设置专用与科创政策匹配查询的信息汇总查询平台,使用者可以直接通过查询二维码扫码进入平台,并且只要输入自身企业的相关信息与关键词就可以查询匹配相关的科创政策,可以更加方便使用者使用查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数据交互共享的科创政策自动化匹配方法和系统的步骤示意图。
图中:1科创政策数据云端、2企业信息数据模型、3科创政策信息数据模型、4信息汇总查询平台、5查询二维码、6科创政策数据查询端口、7企业相关信息、8企业关键词、9信息展示平台、10信息下载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波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波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69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