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埋入式多角度边坡稳定性动态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7908.6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4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庞锐;徐斌;樊群营;周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1B21/32;G01C5/00;G08B21/10 |
代理公司: | 安徽思沃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220 | 代理人: | 朱海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埋入 角度 稳定性 动态 监测 系统 | ||
1.一种埋入式多角度边坡稳定性动态监测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装置(1)、监测装置和警报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设置在控制室内,用于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所述警报装置(5)设置在控制内和边坡监测现场,用于边坡危险状态的警报;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外表监测机构(2)和若干个埋入式监测机构(3),所述外表监测机构(2)设置在边坡监测现场的固定地基上,若干个所述埋入式监测机构(3)均匀通过预先钻孔的方式均匀的埋设在各级边坡结构(4)中;所述警报装置(5)、外表监测机构(2)和若干个埋入式监测机构(3)均电性连接在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入式多角度边坡稳定性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入式监测机构(3)包括上锚桩(31)和下锚桩(34),所述上锚桩(31)埋设在边坡的上部,所述下锚桩(34)埋设在边坡的下部,所述上锚桩(31)和下锚桩(34)之间位移检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埋入式多角度边坡稳定性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监测装置包括电子弹力测量器(33)和连接在所述电子弹力测量器(33)两端的弹性绳(32),两个所述弹性绳(32)远离电子弹力测量器(33)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上锚桩(31)和下锚桩(34)上,所述电子弹力测量器(33)和数据处理装置(1)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埋入式多角度边坡稳定性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监测装置监测滑坡位移时:
将上锚桩(31)和下锚桩(34)分别固定在边坡的上部和下部,将电子弹力测量器(33)通过两个弹性绳(32)分别连接在上锚桩(31)和下锚桩(34)上,让弹性绳(32)处于拉伸的状态,电子弹力测量器(33)测量出弹性绳(32)之间弹力F,根据胡克定律,F=kX,k为弹性绳(32)的弹性系数,X为弹性绳(32)的形变距离;测量原始状态下,边坡上的上锚桩(31)和下锚桩(34)构成一个虚拟的直角三角形,上锚桩(31)和下锚桩(34)之间的直线距离S,上锚桩(31)和下锚桩(34)之间水平距离为L,上锚桩(31)和下锚桩(34)之间垂直高度为H;
(1)当边坡发生滑坡后,上锚桩(31)和下锚桩(34)的直线距离为S1,边坡滑坡的距离为S2;
此时电子弹力测量器(33)测得的弹力为F1=kX1,X1=F1/k,
S2=2×X1,
S2=2F1/k;
当电子弹力测量器(33)测得弹力为0时,则边坡已经发生严重的滑坡现象;
(2)当边坡发生沉降后,上锚桩(31)和下锚桩(34)的直线距离为S3,上锚桩(31)和下锚桩(34)之间水平距离L不变,上锚桩(31)和下锚桩(34)之间垂直高度为H1,沉降距离为H2,此时电子弹力测量器(33)测得的弹力为F1=kX1,X1=F1/k,
S3=2×X1;
S3=2F1/k;
根据勾股定理可知:
S32=L2+H12;
H2=H-H1;
当电子弹力测量器(33)测得弹力为0时,则边坡已经发生严重的沉降现象;
因此,根据电子弹力测量器(33)测量出的弹力变化,便可以判断边坡的滑坡距离或沉降距离,从而达到准确监控的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埋入式多角度边坡稳定性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锚桩(31)和下锚桩(34)均由锚桩头(35)、锚桩杆(36)和监测器安装部(37)组成,所述锚桩头(35)设置在锚桩杆(36)的上端,所述检测器安装部固定设置在锚桩杆(36)的中部,所述监测器安装部(37)的外周分别设有渗透计(371)、土压力计(372)和地下水位计,所述渗透计(371)用于测量下雨后边坡内渗流的压力;所述土压力计(372)用于测量检测器安装部周围的内部应力;所述地下水位机用于测量边坡内部水位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79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