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材表面加固用复合纤维板及其加工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22897.0 | 申请日: | 202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1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王霞;应新兵;彭小江;王建华;李英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朗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1/02 | 分类号: | B32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7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材 表面 加固 复合 纤维板 及其 加工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建材表面加固用复合纤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复合纤维板主体(1),所述复合纤维板主体(1)包括基板(101),所述基板(1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聚氨酯防水层(102),所述聚氨酯防水层(102)远离基板(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聚酯吸音层(103),其中一个所述聚酯吸音层(103)远离聚氨酯防水层(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装饰纸层(104),所述装饰纸层(104)远离聚酯吸音层(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耐磨层(105),另一个所述聚酯吸音层(103)远离聚氨酯防水层(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平衡纸层(106);
所述聚氨酯防水层(102)与聚酯吸音层(10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连接层(107),所述连接层(107)包括固定连接于聚氨酯防水层(102)远离基板(101)一侧的凸起(1071),所述聚酯吸音层(103)朝向聚氨酯防水层(102)的一侧开设有与凸起(1071)相适配的凹槽(1072);
所述基板(101)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封边(108),所述封边(108)的内壁面分别与对应的聚氨酯防水层(102)、聚酯吸音层(103)、装饰纸层(104)、耐磨层(105)以及平衡纸层(106)贴合。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材表面加固用复合纤维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原木装载机将木材原料放在储木台上,通过皮带传输机送入削片机,进入削片机的木材被削成规格木片;再经皮带运输机送至风洗机内进行筛选,不合格的木片和杂质被筛选去除,合格的木片经皮带机进入预热仓内;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预热仓内的木片由振动出料装置送入热磨机的进料仓,经变径螺旋挤压后形成木塞送入立式蒸煮器进行蒸煮软化处理;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软化后的木片送入热磨机的磨室体内进行纤维分离,热磨出的纤维在热磨机出料处与施胶系统喷射的石蜡和胶料均匀混合后,再排至干燥管进行干燥处理;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干燥后的纤维送到铺装钢架再进行筛选,合格的纤维较均匀地落至铺装线的输送网带上,并形成一定厚度的基板坯;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基板坯利用铺装机依次将聚氨酯防水层(102)、聚酯吸音层(103)铺装在基板坯的两侧,再依次将装饰纸层(104)和耐磨层(105)铺装在其中一侧吸音层的表面,然后将平衡纸层(106)铺装在另一侧聚酯吸音层(103)的表面;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铺装好的基板坯由成型带送至预压机预压,预压后送入热压机中进行热压,热压后的基板经翻板冷却机冷却后,由横截锯分割成块,然后依次通过沙光线和纵向裁切线进行砂光和裁切,即可形成复合纤维板。
3.一种建材表面加固用复合纤维板的加工装置,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材表面加固用复合纤维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翻板冷却机,所述翻板冷却机包括冷却箱(2),所述冷却箱(2)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冷却箱(2)上设置有夹持机构(3)、导风机构(4)、传动机构(5)、传送机构(6)以及风冷机(7);
其中,所述夹持机构(3)用于承载纤维板,且所述夹持机构(3)水平设置于冷却箱(2)内腔的下部;
其中,所述导风机构(4)用于对冷风进行导向作业,且所述导风机构(4)设置于冷却箱(2)内腔的上部;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5)用于驱动夹持机构(3)与导风机构(4)同步作业,且所述传动机构(5)设置于冷却箱(2)的后侧;
其中,所述传送机构(6)用于传送纤维板,且所述传送机构(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传送机构(6)分别设置于冷却箱(2)的两侧;
其中,所述风冷机(7)用于冷却纤维板,且所述风冷机(7)贯穿安装于冷却箱(2)顶部的中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材表面加固用复合纤维板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转动连接于冷却箱(2)内腔下部的空心轴(301),所述空心轴(301)的表面活动套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套环(302),所述套环(302)的外表面安装有若干个环形等距分布的L形夹板(303),两个水平相对的所述L形夹板(303)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两排相互平行的滚轮(3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朗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朗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28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