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安装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25026.4 | 申请日: | 2022-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9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林镜焕;钟华杰;曹坤鹏;钟烨勇;谭智龙;林小楦;董锋周;马梓聪;袁志伟;欧翠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机电安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11/04;B66B7/02;B66F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慧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安装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电梯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机房布置图的尺寸在机房内地面放置样板架并在所述样板架上放线;
根据土建图尺寸及放线在机房内安装牵引设备;
安装底坑平台,并利用底坑平台安装第一段导轨;
利用所述牵引设备将轿厢安装在所述第一段导轨上;
在顶层电梯层门口安装顶层工作平台,并通过所述顶层工作平台吊装对重架;
悬挂钢丝绳、安装随动电缆并调试慢车;
利用所述牵引设备移动所述轿厢进行余下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安装;
安装层门,并进行快车调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板架固定在机房内地面上时采用卷尺大致测量好厅门面线的位置,做好记号,并打两个孔,先将门面样线放下,吊上重锤,并测量井道的垂直度;
在所述样板架上放线时需标出轿厢中心线、门口中心线、门口净宽线、轿厢和对重导轨中心线,且各位置线偏差小于或等于0.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设备包括固设于电梯井道上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上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分别设有控制柜、导向轮、对重绳头装置、限速器、承重钢梁、轿厢绳头装置和线槽,所述承重钢梁上设有曳引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的曳引轮及所述导向轮的垂直度误差及水平度误差均小于或等于0.5mm;
所述曳引轮及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样板架上的定位点偏差小于或等于1mm;
所述限速器的绳轮轮缘端面相对水平面的垂直度小于或等于2/1000;
所述线槽内导线总截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线槽内截面积的6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第一段导轨前需安装底坑底马槽和缓冲器,安装所述第一段导轨后需安装底坑爬梯及限速器涨绳设备;
所述底马槽的安装必须在大楼底坑防水建设完成后进行;底马槽就位后安装所述缓冲器,缓所述冲器的活塞外缘行程及铅垂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导轨安装时使用校导尺调整导轨的精确度,确保主轨RG精确度在+1mm和-1mm以内;导轨底座和导轨底部应有20~30mm的间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与所述第一段导轨之间通过固定夹具连接,所述固定夹具包括与导轨底面相抵接的背板,所述背板的上表面垂直设有用于支撑轿厢的支撑板和多个夹持块,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供导轨穿过的避让槽,多个所述夹持块可拆卸地均布于所述背板的两侧;
所述夹持块呈z形,包括与所述背板连接的安装部和与所述导轨卡接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通过抵接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安装所述固定夹具;
安装轿厢大架;
安装安全钳和导靴;
安装轿顶反绳轮;
安装轿厢围壁;
安装轿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工作平台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水平梁,两根所述水平梁的自由端连接有连接梁,两根所述水平梁的连接端设有用于连接楼板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竖直设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顶部设有用于卡接电梯层门口上端内侧壁的扣合片,两根所述支撑梁的上部连接有上横梁,两根所述水平梁之间铺设有平台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轿厢导轨和装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相对安装基准线每5m长度内的偏差均小于或等于0.4mm,与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相对安装基准线每5m长度内的偏差均小于或等于0.8mm;
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能留有连续缝隙,局部缝隙小于或等于0.5mm;工作面接头处台阶用直线度为0.01/300的平直尺或其他工具测量,不应大于0.03mm。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导轨工作面接头处缝隙不应大于1.0mm,工作面接头处台阶不应大于0.15mm。
轿厢导轨接头处修平长度大于200mm;
轿厢导轨顶面间的距离允许偏差为0-1mm;对重导轨顶面间的距离允许偏差为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机电安装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机电安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50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压环网柜故障诊断方法
- 下一篇:基于固定电极结构的电控固体工质点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