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抑菌抗菌功能的医用手术膜材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25506.0 | 申请日: | 2022-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3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虎;闫成成;戴家兵;赵曦;朱宝凌;刘辉;郭文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31/06 | 分类号: | A61L31/06;A61L31/04;A61L31/02;A61L31/14;A61L31/16;B33Y10/00;B33Y70/10;B33Y80/00;A01N65/40;A01N59/20;A01P1/00;A01P3/00;C08G18/32;C08G18/48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管秋香 |
地址: | 231299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抗菌 功能 医用 手术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抑菌抗菌功能的医用手术膜材料制备方法,涉及医用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当前手术膜存在的问题,首先合成醇溶性阳离子聚氨酯,在合成过程中及成膜过程中引入有机及无机复合抗菌材料,并结合核‑壳静电纺丝技术及三维立体打印技术制备得到了具有物理曲孔结构的高透汽防水超细纤维医用手术膜;该手术膜材料不仅具有高效的水汽输运通道,同时通过钴60辐照灭菌后仍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优异的皮肤触感,与皮肤贴合性好,且力学性能强;此外,通过复合抗菌材料的引入赋予其自抑菌抗菌功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抑菌抗菌功能的医用手术膜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以及医护人员的严重短缺,我国医院对于一次性医用手术耗材的需求量急速上升。手术膜作为其中一种医疗耗材,因具有使用方便、可减少患者因手术操作或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受感染的风险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一次性使用医用手术膜主要由聚烯烃PE膜材料组成,普遍存在透气舒适性差的问题(这也是市场上PE手术膜经常有产品被召回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膜产品仅有物理屏障保护作用,不具有自抑菌抗菌的功能,导致医用手术膜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医用手术膜在实际医疗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在合成高分子量的醇溶性阳离子聚氨酯的基础上,引入有机及无机抗菌成分并结合核-壳静电纺丝技术和3D打印技术,制备一种具有高透汽舒适度、贴肤性好且具有自抑菌抗菌功能的医用手术膜;该手术膜材料中的纤维直径及抗菌成分的分散比例可通过工艺参数来进行调控,使其透汽的同时仍具有防水、自抑菌抗菌功能。本发明制备的医用手术膜材料有望在医用手术包、儿童留置针、创可贴、婴儿肚脐贴、导管固定及多种医用手术粘贴等领域得到应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抑菌抗菌功能的医用手术膜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醇溶性阳离子聚氨酯的合成;
(2)植物抗菌提取液的制备及添加无机纳米抗菌剂制备复合抗菌剂;
(3)以醇溶性阳离子聚氨酯乳液作为壳层,复合抗菌剂溶液作为核层,利用核-壳静电纺丝技术和3D立体打印技术制备手术膜材料;
(4)烘干成膜,真空包装,灭菌。
步骤(1)中所述醇溶性阳离子聚氨酯采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合成得到:
聚醚多元醇30~80份,有机硅聚醚多元醇10~50份,多异氰酸酯30~100份,有机硅小分子单体1~15份,小分子扩链剂5~30份,阳离子亲水扩链剂5~25份、三丹油抗菌剂0.5~15份,交联剂0.1~10份,催化剂0.1~10份,乳化剂0.1~8份,消泡剂1~10份,中和剂5~30份,乙醇5~50份,去离子水100~500份。本发明采用环保型的醇溶性方法合成醇溶性阳离子聚氨酯,主要考虑乙醇为环保型溶剂且挥发速度快,不易残留在材料中,对人体无任何危害。同时合成的聚氨酯分子量较高。
优选地,所述醇溶性阳离子聚氨酯采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合成得到:
聚醚多元醇40~80份,有机硅聚醚多元醇20~50份,多异氰酸酯40~100份,有机硅小分子单体3~12份,小分子扩链剂5~25份,阳离子亲水扩链剂5~20份、三丹油抗菌剂1.5~10份,交联剂0.5~8份,催化剂0.5~8份,乳化剂0.5~8份,消泡剂1~8份,中和剂5~20份,乙醇5~50份,去离子水150-500份。
优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选自聚氧化乙烯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聚醚三醇、聚醚四醇、四氢呋喃-氧化乙烯共聚二醇、Mannich聚醚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55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