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毫米波雷达障碍物探测方法,系统,雷达和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28334.2 | 申请日: | 202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3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孙靖虎;吴健;刘加欢;沈园杰;吴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931 | 分类号: | G01S13/931;G01S7/41 |
代理公司: | 广东创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90 | 代理人: | 韩淑英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毫米波 雷达 障碍物 探测 方法 系统 汽车 | ||
1.一种车载毫米波雷达障碍物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车载毫米波雷达探测场景和探测目标,构建回波信号模型;所述探测目标包括第一探测目标和第二探测目标;
S2:根据所述回波信号模型获得对应所述探测目标的回波信号;
S3:将所述回波信号在回波距离像上进行分离,获得第一探测目标距离像Xhuman;
S4:采用MVDR测角方法,获得第一探测目标二维位置坐标,确定第一探测目标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毫米波雷达障碍物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根据车载毫米波雷达探测场景和探测目标,构建回波信号模型,具体为:
S11:定义所述车载毫米波雷达探测场景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定义第一探测目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第二探测目标位于所述第二区域;
S12:根据车载毫米波雷达探测路径,分别获得第一探测目标和第二探测目标的路径回波时延,根据所述路径回波时延构建回波信号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毫米波雷达障碍物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回波时延,具体为:
其中,τpath-1为探测第二探测目标直视路径回波时延,τpath-2为探测第一探测目标地面一次反射路径时延,τpath-3为探测第一探测目标直视路径;OA为当前车载毫米波雷达与第二探测目标直接路径,OC为当前车载毫米波雷达与第一探测目标直接路径,OB和BC为第一探测目标位于第二探测目标前方时,OC路径回波时经过地面点B作为中间反射点的间接路径;c为电磁波传播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毫米波雷达障碍物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波信号模型,具体为:
设车载毫米波雷达的线性调频信号为:
s(t)=A0exp(j2πf0t+jπμt2)u(t);
构建回波信号模型,公式为:
y1(t)=σ1s(t-τpath-1)+σ2s(t-τpath-2)+n(t);
y2(t)=σ1s(t-τpath-1)+σ2s(t-τpath-3)+n(t);
上式中,f0为载频,A0为发射信号的幅度,μ=B/T为线性调频斜率,B为信号带宽,T为脉冲时间;u(t)为矩函数;σ1为第二探测目标散射系数,σ2为第一探测目标散射系数,n(t)代表背景噪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毫米波雷达障碍物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为:
S31:对所述回波信号进行快时间维傅里叶变换处理,得到原始距离像X∈CM×N,对所述原始距离像X去均值化,得到去均值矩阵
S32:计算所述去均值矩阵的协方差矩阵D,并进行特征值分解,将所述特征值降序排列,选取前k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映射矩阵来降维,降维得到包含第二探测目标主成分信息的矩阵Xfront,根据所述原始距离像X和第二探测目标主成分信息的矩阵Xfront计算得第一探测目标距离像Xhuma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83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