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芝菌发酵刺梨红米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30560.4 | 申请日: | 202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6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杨韩慧子;肖韵灵;王泳俨;季弘毅;吴俊;邢书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33/10;A23L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李哲 |
地址: | 550025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云芝菌 发酵 刺梨 复合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芝菌发酵刺梨红米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云芝菌发酵刺梨红米复合饮料是以云芝作为发酵菌株,刺梨原汁和红米浸提液为原料,经液态发酵后制备而成。以云芝菌作为发酵菌,将刺梨、红米两种原材料结合云芝菌液发酵,不但能极大保留刺梨、红米原有的营养成分,还可以改善刺梨与红米的品尝口感以及特殊发酵食品所具有的风味。另外本发明不仅丰富了云芝菌、刺梨、红米的饮品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饮品的选择,还开发出了新口味的饮料,并且生产方法简单,成本低,易实现,产品具备很好的营养保健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云芝菌发酵刺梨红米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刺梨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具备药食两用的功效。在药用方面,刺梨具有增强免疫力、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生活中的多发性癌症、延缓人类衰老等功效,鲜榨刺梨汁对于致癌物质在人体内合成有着明显的阻断作用,因此刺梨在预防癌症、延缓人类的衰老等方面很有前景。但是刺梨口味酸涩,能不经过加工就直接食用的接受人群比较少。
传统的刺梨饮品是一种有着酸甜味特性及略带一些涩味口感的饮料。在近些年来,市面上有各种不同功能性刺梨新型食品的不断问世,每一个产品都具有各自的优点,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但是由于刺梨的功效对于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不断的研发刺梨新产品对于刺梨的研究进程具有突破性意义。同时,不断的研发刺梨新产品可以有效的提高刺梨的食用能力及其相关的加工产品的发展,促进刺梨种植业的快速发展。所以,刺梨产业的发展需要一边让刺梨的营养价值为人所知,一边做出较为适口的食品才能有效推广。
红米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酸和人体必需的维生素,还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胡萝卜素等药用成分,除此之外红米还含有较丰富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因此红米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以及药理作用价值,对促进人体健康红米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虽然红米富含超高营养价值,可预防各种疾病,但是,目前市面上红米的食用产品单一,且多为直接煮粥食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其实很少食用红米,这使营养价值均衡的红米也无法发挥其最佳作用。目前对于红米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两个方面具体展开,但是并没有解决将红米的食用代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所以要让人们有食用红米的认知与习惯,不断地研发新产品,让广大人民接触到红米并喜爱食用红米是充分发挥红米的药食两用价值的关键。
食用菌发酵饮料是市面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保健饮品,以风味浓郁、营养健康为特点。食用菌在基质中发酵可以增加许多代谢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保健功能。目前,常使用的是灵芝、猴头菇、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市场上缺少一种极具性价比又有高营养价值的食用菌发酵饮品。使用云芝菌株作为发酵菌株就很符合市场需求,云芝是一种大型真菌,有健脾利湿,益气强壮、保护肝脏、清热解毒、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并且云芝中含有的糖肽类物质-云芝糖肽是一种免疫增强类药物,该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降血脂、抗衰老等,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其在食品上的开发很少,多用于药物,故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
一般的食用菌产品开发主要利用食用菌的子实体,却大大忽略了其本身富含多种酶具有强大发酵转化作用。因此,利用云芝菌的发酵转化和生产多种活性成分的作用,开发一种富含糖肽及活性成分,安全、可长期服用的功能性食品成为本领域研究人员的研究热点,具有极大的研发意义。
所以利用云芝、刺梨、红米各自的风味特点和营养特点,研制出一款营养丰富、口感适宜、具有保健功能的复合饮料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云芝菌的发酵转化作用开发了一种富含糖肽及活性成分,极具性价比又有高营养价值的安全、可长期服用的云芝菌发酵刺梨红米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从而促进食品多元化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05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