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耐海水功能的浅海光伏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31001.5 | 申请日: | 202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5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孝杭;潘静;周友芝;常勇;杜永生;刘华友;乔萍;顾小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友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4 | 分类号: | H01B7/14;H01B7/18;H01B7/22;H01B7/28;H01B7/282;H01B9/00;H01B7/40;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胡玲玲 |
地址: | 22581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海水 功能 浅海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耐海水功能的浅海光伏电缆,包括电缆本体,电缆本体包括缆芯、绝缘层、铠装层和外护套,缆芯由多根导体相互绞合在一起形成,绝缘层包覆于缆芯外部,铠装层包覆于绝缘层外部,外护套包覆于铠装层外部。本发明的光伏电缆具有很好的耐海水功能,且使用强度高,不易损坏,且提供了一种密封效果好、不易脱落的电缆端头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耐海水功能的浅海光伏电缆。
背景技术
海底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电缆,铺设在海底,用于电信传输。海底电缆分海底通信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随着水上光伏发电、浅海近岸风电的开发,近海岛屿与内陆湖泊旅游的兴起,连接光伏汇流并网、大陆与浅海风场,湖泊边岸与湖心岛屿,以及过江过湖的电缆需求不断增多。由于电缆敷设环境复杂,需承受一定程度的海水冲击、浸泡侵蚀,同时还可能遭受船只抛锚、渔业捕捞时渔网缠拉等人为造成的损伤,而普通电缆难以满足不易受损、防水防腐蚀及海水冲刷大张力的要求。另外,当浮式平台遇到检修或者恶劣天气需要脱离时,海底海缆需要与浮式平台脱离,存放于海底,此时海底海缆的端头也需要密封,以防止海缆内部进水而导致整缆报废,传统的电缆端头密封装置在长时间海水的冲刷下容易脱落,导致内部渗水。鉴于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具有耐海水功能的浅海光伏电缆。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耐海水功能的浅海光伏电缆,具有很好的耐海水功能,且使用强度高,不易损坏,且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不易脱落的电缆端头密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耐海水功能的浅海光伏电缆,包括电缆本体,电缆本体包括缆芯、绝缘层、铠装层和外护套,缆芯由多根导体相互绞合在一起形成,绝缘层包覆于缆芯外部,铠装层包覆于绝缘层外部,外护套包覆于铠装层外部。
优选地,前述缆芯和绝缘层之间设置有填充层,填充层为玻璃纤维材料制成。
优选地,前述导体为铜导体,绝缘层为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外护套为聚氨酯材料制成,铠装层采用钢带连锁编织管编织而成。
浅海光伏电缆的端头密封装置,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固定帽和密封盖,内套筒包括左套筒部和右套筒部,左套筒部和右套筒部分别包覆于电缆本体前端的两侧,外套筒的一端开口,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内套筒设置于第一空腔中,密封盖套设于电缆本体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外套筒的开口端。
优选地,前述左套筒部和右套筒部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左连接片和第一右连接片,第一左连接片和第一右连接片通过螺栓连接,以将左套筒部和右套筒部连接在一起,左套筒部和右套筒部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填充有密封胶,左套筒部和右套筒部为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前述外套筒的两侧内壁前端均设置有凹槽,凹槽与第一空腔连通,凹槽内通过弹簧连接限位块,限位块的前端为半球形结构。
优选地,前述固定帽为半球形结构,其内部设置有插槽,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电缆本体的前端插入至插槽中,电缆本体前端的缆芯由第一插孔伸出,缆芯的前端通过扎带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前述固定帽包括左帽体和右帽体,左帽体和右帽体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左连接片和第二右连接片,第二左连接片和第二右连接片通过螺栓连接,以将左帽体和右帽体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前述第一空腔前端的外套筒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槽,左套筒部和右套筒部的前端均固定设置有插杆,插杆经第二插孔插入至固定槽中。
优选地,前述密封盖和内套筒后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10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