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变形假单胞菌的抗菌肽SKL17-2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837966.5 申请日: 2022-07-16
公开(公告)号: CN115925872A 公开(公告)日: 2023-04-07
发明(设计)人: 陈新华;张向阳;林怡君;杨顺喆;刘欣怡;陈栋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农林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4/57 分类号: C07K14/57;C07K1/04;A61K38/21;A61P31/04;A23K20/147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林文弘;蔡学俊
地址: 350002 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靶向 变形 假单胞菌 抗菌 skl17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变形假单胞菌的抗菌肽SKL17‑2及其应用。抗菌肽SKL17‑2的全序列为Ser‑Ala‑Leu‑Lys‑Gly‑Leu‑Arg‑Lys‑Lys‑Met‑Lys‑Arg‑Leu‑Lys‑Gln‑Arg‑Leu,其包括17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2054.6 Da,等电点为12.4,属于碱性多肽。本发明的抗菌肽SKL17‑2具有窄谱杀菌活性,低浓度时可特异杀灭变形假单胞菌,而对其他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弱抑菌活性。同时,SKL17‑2具有较弱的溶血活性和较小的细胞毒性,可有望代替抗生素,应用于变形假单胞菌引起鱼类内脏白点病的防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靶向变形假单胞菌的抗菌肽SKL17-2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抗菌肽是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参与机体抗微生物感染。抗菌肽主要以膜靶向作用和非膜靶向作用发挥杀菌作用。膜靶向作用过程中,阳离子抗菌肽通过与细菌外膜上的负电荷相互作用,随后抗菌肽疏水区域插入细胞膜内引起细胞膜构象发生改变,形成孔洞,导致细菌胞内离子或营养物质外排,最终导致细菌裂解死亡。而在非膜靶向作用过程中,抗菌肽和微生物细胞膜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后,抗菌肽可渗透到细胞内,但是该过程不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当抗菌肽进入细胞后可与细胞内分子结合,导致细胞质中抗菌肽大量积累从而抑制细菌DNA、RNA、蛋白质以及细胞壁的合成,引起细菌死亡。

抗菌肽具有高效和广谱杀菌效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天然存在的抗菌肽具有生物活性弱、毒性大、稳定性差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限制和阻碍了其应用。因此,在深入研究抗菌肽结构功能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人工设计开发全新的人工合成肽,是解决抗菌肽应用瓶颈的最佳途径。由于抗菌肽可以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发挥杀菌活性,因此抗菌肽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杀灭病原菌还可以杀灭机体益生菌。为了减少抗菌肽使用过程中对机体益生菌的杀伤活性,人工设计的抗菌肽应该具有窄谱杀菌活性,即抗菌肽可特异性杀灭目标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微生物不具有或具有很低的杀伤活性。

变形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杆状形态和极性鞭毛,可以感染大黄鱼、石斑鱼和虹鳟等鱼类。变形假单胞菌感染鱼体后,可以引起鱼体脾脏、肾脏和肝脏出现白色结节,故称该病为内脏白点病。内脏白点病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开发可以特异性杀灭变形假单胞菌的抗菌肽,可为水产养殖动物内脏白点病的防治提供潜在治疗药物。

发明内容

为了得到能够特异性杀灭变形假单胞菌,同时具有较好生物安全性的抗菌肽,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抗菌肽SKL17-2,该抗菌肽对目标菌具有靶向选择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实现: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抗菌肽SKL17-2,所述抗菌肽SKL17-2的氨基酸序列为:Ser-Ala-Leu-Lys-Gly-Leu-Arg-Lys-Lys-Met-Lys-Arg-Leu-Lys-Gln-Arg-Leu。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抗菌肽SKL17-2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以大黄鱼IFN-γrel蛋白质序列为模板,截取17个氨基酸的线性多肽,获得多肽SKL17,多肽SKL17的氨基酸序列为:Ser-Ala-Leu-Lys-Gly-Leu-Glu-Lys-Lys-Met-Lys-Glu-Leu-Lys-Gln-Arg-Leu;

(2)将多肽SKL17中的带负电的谷氨酸替换成带正电荷的精氨酸,即得到所述的抗菌肽SKL17-2的氨基酸序列为Ser-Ala-Leu-Lys-Gly-Leu-Arg-Lys-Lys-Met-Lys-Arg-Leu-Lys-Gln-Arg-Leu;

(3)采用固相化学合成法合成抗菌肽SKL17-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抗菌肽SKL17-2在制备靶向变形假单胞菌的药物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79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