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裂缝性油藏微生物水泥多级调剖性能评价实验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38405.7 | 申请日: | 202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0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何延龙;安狮子;赵靓;王寅秋;张强;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4 | 分类号: | G01N13/04;G01N15/08;G01N33/38;E21B43/2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崔瑞迎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缝 油藏 微生物 水泥 多级 性能 评价 实验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裂缝性油藏微生物水泥多级调剖性能评价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视化多级裂缝模型(1),其包括平行设置的矩形玻璃底板(101)和玻璃盖板(102),所述玻璃底板(101)和玻璃盖板(102)的周边用环氧树脂(103)封装,内部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的对角线方向一侧开设有进液口(114),另一侧开设有出液口(115),所述空腔内竖直设有用岩石板模拟裂缝的多级缝腔结构,所述多级缝腔结构与所述进液口(114)和出液口(115)形成通路,所述出液口(115)连接有量筒(4),所述出液口(115)与量筒(4)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5);
模型监测系统,用于对微生物水泥的生成过程和裂缝的封堵过程进行监测;
六通阀(9),其第一端与所述进液口(114)连接,二者之间设置有第一压力表(10),所述六通阀(9)的第二端与抽真空系统连接;
并联设置的输模拟水中间容器(14)、输模拟油中间容器(13)、输营养物质中间容器(18)和输微生物中间容器(11),其分别与所述六通阀(9)的第三端至第六端连接,用于向多级缝腔结构中输入模拟水、模拟油、营养物质或微生物菌液;
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模拟水、模拟油、营养物质或微生物菌液进入多级缝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缝性油藏微生物水泥多级调剖性能评价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缝腔结构包括立于所述玻璃底板(101)和玻璃盖板(102)之间的第一岩石板(106)、第二岩石板(107)、第三岩石板(104)、第四岩石板(105)、第五岩石板(108)、第六岩石板(109),第七岩石板(110)、第八岩石板(111)、第九岩石板(112)和第十岩石板(113),所述第一岩石板(106)和第二岩石板(107)平行设置,形成第一缝腔;相连的所述第三岩石板(104)和第七岩石板(110),与相连的所述第四岩石板(105)与第八岩石板(111)平行设置,形成第二缝腔;相连的所述第六岩石板(109)和第九岩石板(112),与相连的所述第五岩石板(108)与第十岩石板(113)平行设置,形成第三缝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裂缝性油藏微生物水泥多级调剖性能评价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底板(101)和玻璃盖板(102)的尺寸均为200mm×200mm,厚度10mm,所述第一缝腔、第二缝腔和第三缝腔的缝宽依次为500μm、1mm以及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裂缝性油藏微生物水泥多级调剖性能评价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监测系统包括显微镜(2)、光源(21)和计算机(3),所述光源(21)设置在玻璃盖板(102)的正上方,所述显微镜(2)的物镜紧贴玻璃底板(101),所述显微镜(2)与计算机(3)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裂缝性油藏微生物水泥多级调剖性能评价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系统包括缓存容器(8)和真空泵(6),所述缓存容器(8)的入口端与所述六通阀(9)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缓存容器(8)和真空泵(6)之间设置有第二压力表(7),所述缓存容器(8)的出口端与所述真空泵(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裂缝性油藏微生物水泥多级调剖性能评价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模拟水中间容器(14)、输模拟油中间容器(13)、输营养物质中间容器(18)和输微生物中间容器(11)均为活塞式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裂缝性油藏微生物水泥多级调剖性能评价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储液箱(19)和驱替泵(20),所述储液箱(19)的出口端与所述驱替泵(20)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驱替泵(20)的出口端分别与输模拟水中间容器(14)、输模拟油中间容器(13)、输营养物质中间容器(18)和输微生物中间容器(11)的入口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84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二维条码的复印管控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矿物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