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静脉成像的身份识别系统及可穿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40129.8 | 申请日: | 202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5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赖春强;曾勤波;骆云志;陈洪超;李博;祝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4 | 分类号: | G06V40/14;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南海燕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静脉 成像 身份 识别 系统 穿戴 设备 | ||
1.一种基于静脉成像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光电检测器以及处理器;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以及所述处理器均与所述光电检测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光源用于向分布有静脉的目标部位发射第一光线,所述第一光线具有第一目标波长;
所述第二光源用于向所述目标部位发射第二光线,所述第二光线具有第二目标波长;
所述光电检测器用于同时采集反射回的所述第一光线以及所述第二光线,以便根据反射回的所述第一光线生成静脉平面图像且根据反射回的所述第二光线生成静脉层次图像;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静脉平面图像以及所述静脉层次图像在二维上进行融合并在三维上进行拼接生成静脉三维图像,以便将所述静脉三维图像与特征库图像进行对比匹配,根据对比匹配结果判断身份识别是否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脉成像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线为绿色光线,所述第一目标波长为497-577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脉成像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线为近红外光线,所述第二目标波长为780-2526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脉成像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处理电路,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光电检测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静脉成像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相连的滤波电路以及AD转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光电检测器相连;所述AD转换电路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所述滤波电路用于所述光电检测器采集到的光线进行过滤去除所述第一光线以及所述第二光线以外的光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脉成像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智能终端设备建立可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脉成像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连接有RTC电路,所述RTC电路用于在二维上进行融合并在三维上进行拼接生成静脉三维图像时提供时钟基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脉成像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连接有运动传感器模块、电源管理电路、储存电路、显示触摸屏模组以及音频输出电路;所述运动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运动状态信息,以便采集用户不同运动状态下的静脉图像,实现实时动态静脉识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脉成像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为穿戴处理器。
10.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体以及与所述穿戴体相连的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静脉成像的身份识别系统;
其中,所述穿戴体包括指环、手环、手套、颈环、背心、眼镜、头盔、头带、智能服装、书包、拐杖、配饰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012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