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煤锅炉底灰斗自动化捅焦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41991.0 | 申请日: | 202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5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路涛;于江;薛亚海;曹晓威;张京记;张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 |
地址: | 05031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锅炉 底灰斗 自动化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锅炉底灰斗自动化捅焦系统及方法,一种燃煤锅炉底灰斗自动化捅焦系统包括贯穿固定设置在灰斗的侧壁上的基管、固定设置在基管远离灰斗一端的延长管以及贯穿设置在延长管内的捅焦杆,所述捅焦杆与延长管密封连接,所述捅焦杆的轴线通过灰斗的排渣口,所述捅焦杆远离灰斗的一端设有用于使捅焦杆轴向移动的电动推杆;所述灰斗在排渣门的开启方向上固定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灰斗外的排渣管上设有测压孔,所述排渣管在测压孔所在位置固定设置有压力开关。本发明可代替人工进行自动捅焦,消除捅焦安全隐患,降低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工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排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煤锅炉底灰斗自动化捅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厂锅炉底灰斗除渣为水力排渣,锅炉底部设置三个存放炉渣的灰斗,灰斗内部充满水。锅炉运行中,煤粉燃烧形成的灰渣落入水中,冷却后形成炉渣。锅炉每8小时排渣一次,排渣时,打开灰斗底部的排渣门,渣水混合物经排渣门进入排渣管和碎渣机,炉渣在碎渣机内破碎以后,由高压水经水力喷射器将其冲至渣浆泵前池。
近年来,由于锅炉掺烧经济适用煤种,灰分、硫分较高,锅炉结焦时有发生。当炉内产生的体积较大的焦块落入灰斗后,就会堵塞在排渣口,导致灰斗内的炉渣无法排出,需打开排渣门进行人工捅焦,把堵在排渣口处焦块捅碎,之后按正常排渣。
在人工捅焦前,需先开工作票,做好防护措施,提高炉膛负压,安全交底,然后打开排渣门进行捅焦。捅焦时需捅焦作业人员近距离观察、操作,堵塞在排渣口的焦块被捅开时,灰斗内的炉渣和水的混合物会向外喷溅,如作业人员躲闪不及,很容易造成人身伤害。所以人工捅焦工作不但程序繁复,耗时长,而且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每次捅焦至少需要四人才能进行,劳动强度也比较大,锅炉维护单位需设置专人进行捅焦,增加了设备维护成本。
公开号为CN213542458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捅焦工具,包括捅焦部分、照明部分、伸长部分和持握部分,其带有照明功能,方便工人有针对性的操作,但是在捅焦时还需人工操作,因而劳动强度大且具有安全风险。公开号为CN213542459U的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具有红外摄像功能的捅焦工具同样存在该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煤锅炉底灰斗自动化捅焦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人工捅焦时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且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煤锅炉底灰斗自动化捅焦系统,包括贯穿固定设置在灰斗的侧壁上的基管、固定设置在基管远离灰斗一端的延长管以及贯穿设置在延长管内的捅焦杆,所述捅焦杆与延长管密封连接,所述捅焦杆的轴线通过灰斗的排渣口,所述捅焦杆远离灰斗的一端设有用于使捅焦杆轴向移动的电动推杆;所述灰斗在排渣门的开启方向上固定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灰斗外的排渣管上设有测压孔,所述排渣管在测压孔所在位置固定设置有压力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延长管远离基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填料箱,所述填料箱与捅焦杆贯穿连接,所述填料箱与捅焦杆间隙配合,所述填料箱内压有绕在捅焦杆上的第一填料,所述填料箱远离延长管的一端设有用于将第一填料压紧的压盖。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箱内还设有第二填料,第一填料为沿捅焦杆轴向设置的两组,所述第二填料夹在两组第一填料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填料为泥状填料,所述填料箱在与第二填料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加注孔,所述加注孔上拧有螺塞。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的滑座与锅炉的炉架铰接,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与捅焦杆远离灰斗的一端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捅焦杆靠近灰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捅焦头。
进一步的,所述捅焦头为钻石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填料为油浸石棉盘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1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