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多种气源的大功率燃气炉头和燃烧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42505.7 | 申请日: | 202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7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关忠元;戴奕艺;胡业龙;关健成;关雅萱;黄桦;苏运坤;李伟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人人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F23D14/46;F23D1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田灵菲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多种 大功率 燃气炉 燃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气源的大功率燃气炉头和燃烧器,所述炉头包括炉体、设置于炉体内的燃烧器和设置于燃烧器一侧的引火装置,所述燃烧器内部开设有若干第一燃烧口,外部开设有若干第二燃烧口;所述燃烧器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自下而上的若干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第一燃烧口和第二燃烧口连通,将从所述炉体下方通入的可燃气体导入所述第一燃烧口和第二燃烧口,并由所述引火装置引燃燃烧。本发明不仅可以显著提升燃气灶具的热效和功率,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还可以适用多种气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气源的大功率燃气炉头和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商用燃气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连接可燃气体燃烧的,另一种是先将可燃气体和空气预混,形成预混气体,然后通入预混燃气灶内燃烧的,前者主要是家庭使用;后者主要应用于食堂、餐馆、酒店及食品加工厂等场所,其特点是功率大,加热快,大小火调节方便。
目前常用的预混燃气灶中,有一种结构是,如图1所示,在炉头1内放置一燃烧器2,燃烧器2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喷气口3,经预混气体从该喷气口3喷出后燃烧,形成火焰,燃烧器2内各喷气口3形成的火焰汇聚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可用于烹饪。目前对于这种燃气灶,若要增大灶具功率,只能通过加大燃烧器2的尺寸来实现,而燃烧器2变大势必会导致燃气灶的整体体积增大,由于燃气灶的体积提升空间有限,燃烧器2的火焰大小和功率提升也会受到限制,而且大功率灶具尺寸的增大会带来较多的弊端,如压缩厨房空间、增加灶具成本、降低灶具热效,等等。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气源的大功率燃气炉头和燃烧器,不仅可以显著提升燃气灶具的热效和功率,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还可以适用多种气源。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气源的大功率燃气炉头,包括炉体、设置于炉体内的燃烧器和设置于燃烧器一侧的引火装置,所述燃烧器呈空心圆柱状,其内部开设有若干第一燃烧口,其外部开设有若干第二燃烧口;所述燃烧器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自下而上的若干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第一燃烧口和第二燃烧口连通,将从所述炉体下方通入的可燃气体导入所述第一燃烧口和第二燃烧口,并由所述引火装置引燃燃烧。
优选地,所述燃烧器为一体式结构,沿所述燃烧器的内壁和外壁分别周向切制有若干环形切口。
优选地,所述炉体的下部设有用于与可燃气源连接的进气口,在所述进气口与燃烧器之间设置有一分火器,所述分火器设置有一圈环形凹坑,在所述环形凹坑内设置有若干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进气孔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燃烧器支承于所述分火器的上方,并且所述燃烧器的底部恰能封闭所述环形凹坑,使所述环形凹坑内形成一气压缓冲区,可燃气体经所述出气孔进入所述气压缓冲区后,再经所述进气孔是进入所述燃烧器内。
优选地,所述进气孔为两圈,包括一圈分布在内侧的第一进气孔和一圈分布在外侧的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沿燃烧器内壁的周向切制的若干环形切口贯通,形成若干第一燃烧口,所述第二进气孔与所述沿燃烧器外壁的周向切制的若干环形切口贯通,形成若干第二燃烧口。
优选地,还包括护火圈,所述护火圈与燃烧器之间具有一环形间隙。
优选地,所述护火圈设置于所述炉体与燃烧器之间,或者与所述炉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引火装置具有一引燃口,所述引燃口与所述环形间隙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引火装置的上部具有一压火帽,所述引燃口位于所述压火帽的下方并适于将所述引火装置的火焰导向所述环形间隙,以引燃所述环形间隙内的可燃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人人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人人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2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