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非接触式检测的雾化装置控制方法、系统及雾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44162.8 | 申请日: | 202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4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阿尔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53 | 分类号: | A24F40/53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廖宇 |
地址: | 52357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接触 检测 雾化 装置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非接触式检测的雾化装置控制方法、系统及雾化装置,包括实时监听作用于雾化装置上的抽吸动作,并于监听到所述抽吸动作时生成一触发信号;响应于所述触发信号,对雾化弹进行预加热,以及同步对雾化弹上的红外信号进行采样,并根据检测到红外信号生成一采样信号;根据所述采样信号判断雾化弹的红外信号强度变化是否异常,若所述红外信号强度变化异常,则生成一断开信号;响应于所述断开信号,断开雾化弹;通过红外感应模块对雾化弹内加热雾化油时向外辐射的红外信号进行实时检测,并判断雾化弹的干烧情况,进而控制雾化弹的接通和断开,检测精度高,且无需大幅改变现有雾化装置的结构,大幅缩减了改造或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装置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非接触检测的雾化装置控制方法、系统及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装置通常由雾化弹、雾化杆以及内置于雾化杆的控制主板构成,其在工作时,通过对存储于雾化弹内的雾化油进行加热雾化产生可吸入性气溶胶,进而产生与传统卷烟类似的抽吸体验。
雾化油主要包括甘油、丙二醇、香精物质和尼古丁等成分,正常情况下,当雾化弹内有足够的雾化油时,加热部分的陶瓷芯的表面温度一般在250~300℃,雾化油加热后不会产生过多的有害物质;但如果雾化弹内的雾化油不足时,使得发热丝干烧导致陶瓷芯的表面温度能够迅速升高达到800~900℃甚至更高,进而导致雾化油在高温下发生化学裂解反应,此时由于雾化油的裂解将产生上千种化学成分,其中包含有过多已明确能够致癌的物质(如:亚硝胺、苯并芘以及多种放射性同位素)一旦被人体吸入,将有害人体健康,且过高的温度使得雾化装置内外的热传递也将导致雾化装置烧坏或者灼伤使用者的皮肤。
当前市面上常规的分体式雾化装置大部分不具有防干烧功能,通常通过在雾化装置的PCBA板上加装温度检测传感器对雾化油燃烧时的温度进行测量,但由于雾化油在雾化弹中加热后,其内部温度依次经金属件/POGO PIN端子传递至PCBA板,再经PCBA板传递至温度检测传感器,在此过程中热量损失较大,导致检测到的温度与雾化油加热雾化时的温度的误差较大,无法在雾化弹干烧时对其进行精准控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检测的雾化装置控制方法、系统及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接触式温度检测时,热传导过程中热量损失较大导致的温度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基于非接触式检测的雾化装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监听作用于雾化装置上的抽吸动作,并于监听到所述抽吸动作时生成一触发信号;
响应于所述触发信号,对雾化弹进行预加热,以及同步对雾化弹上的红外信号进行采样,并根据检测到红外信号生成一采样信号;
根据所述采样信号判断雾化弹的红外信号强度变化是否异常,若所述红外信号强度变化异常,则生成一断开信号;
响应于所述断开信号,断开雾化弹。
进一步的,在所述响应于所述触发信号,对雾化弹进行预加热,以及同步对雾化弹上的红外信号进行采样的步骤中,基于一设置在雾化杆上对应于雾化弹的透气孔位置处的红外感应模块对所述红外信号进行采样,其具体方法为:
响应于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雾化装置的开关模块导通,并对所述雾化弹进行预加热,以及通过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同步探测经所述雾化弹的透气孔向外辐射的红外信号,并将所述红外信号实时传输给所述雾化装置的控制模块,生成一采样信号。
进一步的,在所述根据所述采样信号判断雾化弹的红外信号强度变化是否异常,若所述红外信号强度变化异常,则生成一断开信号的步骤中,包括以下子步骤:
获取第一时刻的第一采样信号,将所述第一采样信号与预设信号强度进行比对;
若所述第一采样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则判定所述红外信号强度变化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阿尔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阿尔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41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水蓄渗系统
- 下一篇:一种3D熔喷布及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