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及开关电源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44410.9 | 申请日: | 202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5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江;奉荣;吴庆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78;H02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纯;张靖琳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器件 开关电源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开关电源,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埋层,位于衬底的第一区域中;体区、第一阱区、漂移区、以及第二阱区,位于第一埋层上,漂移区位于第一阱区与体区之间,且与体区接触,第二阱区为环形区,与第一埋层构成隔离区,将体区、第一阱区、漂移区包围;第三阱区,位于衬底的第二区域中;隔离结构,位于衬底的第二区域中,且位于第二阱区与第三阱区之间,隔离结构的部分表面暴露在衬底外部且悬空,以阻隔半导体器件中的漏电回路。本申请利用悬空的隔离结构,实现了阻隔半导体器件中漏电回路的目的,并提升了隔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因其效率高、功耗小、稳定性高、稳压范围宽、体积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其中,Buck(降压)-boost(升压)型结构,因其输出电压范围更广,常用于DC-DC(直流转直流)电源芯片中。Buck-boost型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既可以大于输入电压,也可以小于输入电压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
Buck-boost型开关电源在死区时间时,开关电源中参与电感放电的晶体管会出现大电流漏电的情况,这对开关电源的稳定性、可靠性不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开关电源,解决了半导体器件大电流漏电的问题,提高了开关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其中,包括:
衬底,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第一埋层,位于所述衬底的第一区域中;
体区、第一阱区、漂移区、以及第二阱区,位于所述衬底的第一区域中,并位于所述第一埋层上,其中,所述漂移区位于所述第一阱区与所述体区之间,且与所述体区接触,所述第二阱区为环形区,与所述第一埋层构成隔离区,将所述体区、所述第一阱区、所述漂移区包围;
第三阱区,位于所述衬底的第二区域中;以及
隔离结构,位于所述衬底的第二区域中,且位于所述第二阱区与所述第三阱区之间,
其中,所述隔离结构的部分表面暴露在所述衬底外部且悬空,以阻隔所述半导体器件中的漏电回路。
可选地,所述隔离结构为环形区。
可选地,所述隔离结构中包括:
第四阱区,位于所述第二阱区与所述第三阱区之间;以及
第五阱区,位于所述第四阱区与所述第三阱区之间,其中,所述第四阱区为第一掺杂类型,所述第五阱区为第二掺杂类型,所述第三阱区与所述第四阱区之间形成第一寄生电阻。
可选地,还包括:
第二埋层,位于所述衬底中,所述第五阱区位于所述第二埋层表面。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掺杂区,位于所述第一阱区中,所述第一掺杂区的至少部分表面暴露在所述衬底外部,以接触金属层作为衬底端;
第二掺杂区,位于所述第二阱区中,所述第二掺杂区的至少部分表面暴露在所述衬底外部,所述第二掺杂区接地;
第三掺杂区,位于所述第三阱区中,所述第三掺杂区的至少部分表面暴露在所述衬底外部,所述第三掺杂区接地;
漏区,位于所述漂移区中,且所述漏区的至少部分表面暴露在所述衬底外,以接触金属层作为漏极端;
源区,位于所述体区中,且所述源区的至少部分表面暴露在所述衬底外,以接触金属层作为源极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44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炉少渣的冶炼方法
- 下一篇:用于碳化硅半导体功率器件复合终端及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