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智能心电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48465.7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2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储慧民;方任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储慧民 |
主分类号: | A61B5/332 | 分类号: | A61B5/332;A61B5/346;A61B5/28;A61B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朱甲子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智能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智能心电监测系统,便携式智能心电监测系统包括:可穿戴设备,设置在用户体表,用以实时获取用户的心电数据;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使用无线连接,用以接收心电数据并绘制心电图,为用户展示心电图和心电图判定结果;可穿戴设备包括:优化处理模块和中控模块;优化处理模块用以对心电信号进行优化处理,根据中控模块内分析的结果调整优化处理模块的处理时长。在数据查看时,处理单元通过无线传输将记录的数据传输至用户的移动终端之中,完成心电监测与反馈。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智能心电监测系统,穿戴装置和移动终端协同工作,大大减小了心电监测的难度,智能心电监测系统与可穿戴设备结合,使心电监测更加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康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便携式智能心电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基于健康监测的软件硬件设施也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涌现。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01710930635.5公开了贴片式动态心电记录仪,在对用户的心电进行监测时通常采用贴片式心电记录仪,贴片式心电记录仪能够监测了各种人体运动状态下的心电信号,通过客户端软件和远程数据中心分析系统将心电信号形成心电图,并在客户端软件进行显示;医学专家团队针对心电图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判断,了解人的健康状况。
但是,贴片式心电记录仪由于体积庞大,通常设置在特定的环境下,用户需要进入在该特定环境下主动进行监测,因此贴片式心电记录仪的使用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便携式智能心电监测系统,可以解决使用场景存在局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便携式智能心电监测系统,其包括:包括:可穿戴设备,设置在用户体表,用以实时获取用户的心电数据;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使用蓝牙无线连接,用以接收所述心电数据并绘制心电图,为用户展示心电图和心电图判定结果;可穿戴设备包括:优化处理模块和中控模块;所述优化处理模块用以对心电信号进行优化处理,根据中控模块内分析的结果调整优化处理模块的处理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内设置有分析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分析单元设置优化处理模块之后,用以对优化处理模块优化处理后的心电信号进行分析,得到心电数据,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分析单元连接,用以将所述心电数据传输至移动终端;
所述处理单元内预先设置有心电数据标准范围、下限临界范围和上限临界范围,当所述心电数据属于所述心电数据标准范围时,所述处理单元判定当前用户的心电数据正常;
当所述心电数据不在所述心电数据标准范围内时,但是心电数据处于所述下限临界范围或上限临界范围内时,所述处理单元判定当前用户的心电数据处于二级异常;
当所述心电数据不在所述心电数据标准范围内时,也不属于下限临界范围和上限临界范围,所述处理单元判定当前用户的心电数据处于一级异常。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中控模块内判定结果调整优化处理模块的处理时长包括:
所述优化模块包括信号放大单元和去噪单元,所述去噪单元设置在信号放大单元与所述分析单元之间,所述信号放大单元用于对心电信号进行放大,所述去噪单元用于对放大之后的心电信号进行去噪,以消除心电信号内的运动噪音信号;
设定所述信号放大单元的标准工作时长为T1,所述去噪单元的标准工作时长为T2;
当判定结果为正常时,所述中控单元无需对所述信号放大单元和所述去噪单元的处理时长进行调整;
当判定结果为二级异常时,所述中控单元对所述信号放大单元和所述去噪单元的处理时长进行缩短;
当判定结果为一级异常时,所述中控单元与报警模块连接,所述中控单元通过所述报警模块发出警报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储慧民,未经储慧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8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