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加密方法及加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48868.1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8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贺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软航科数据科技(珠海横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9/32;H04L9/08;H04L67/1095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汇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周雪峰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技术 数据 加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设多个由公有链连接的节点客户端,所述节点客户端内预设有私钥和公钥,所述公钥的操作权限的权重小于所述私钥的权重;
预设公式编辑框,并设置以时间为变量;当用户自定义公式后,所述节点客户端保存所述公式,所述节点客户端将客户端内用户信息分为公开信息和私有信息,将所述公式归属于所述私有信息;
当任一所述节点客户端发送信息时,激活所述公式,根据此时时间点作为变量计算出发送结果,并将所述发送结果插入至私钥中的预设位置;得到传输秘钥,利用所述传输秘钥对私有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值;利用所述节点客户端的公钥对公开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值,并生成加密信息进行发送;
当任一节点客户端接收到所述加密信息后,通过发送端的节点客户端的公钥提取数字签名,并对所述数字签名进行解密验证;而后通过自己的私钥对所述加密信息进行解密,读取公开信息,并同步保存所述加密信息的内容;
当用户更换节点客户端登录后,提示输入秘钥,用户根据所述公式和此时时间点输入所述传输秘钥,授权执行对所述私有信息的操作;
其中:
所述利用所述传输秘钥对私有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值;利用所述节点客户端的公钥对公开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值,并生成加密信息进行发送的步骤包括:
利用所述传输秘钥对私有信息进行散列加密,得到第一加密值;利用所述节点客户端的公钥对公开信息进行散列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值,并将所述第二加密值附加在所述第一加密值之后,得到加密信息,将所述加密信息进行发送;
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公式和此时时间点输入所述传输秘钥,授权执行对所述私有信息的操作的步骤包括:
预设时间范围,在所述时间范围内根据所述公式计算结果范围,在所述传输秘钥中的所述预设位置找到插入的所述发送结果,将所述发送结果替换为所述结果范围内的值,得到多个比对传输秘钥,将用户根据输入的所述传输秘钥与多个比对传输秘钥进行比较,若任一相同,则授权执行对所述私有信息的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范围内任一时刻包括年信息、月信息和分钟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自定义公式后的步骤还包括:
弹出验证提示框,给出多个假设时刻,并显示提示文字,当用户输入根据所述公式和所述假设时刻对应计算的结果后,所述节点客户端保存所述公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客户端内设有人脸识别验证,当用户进行人脸验证后,开启客户端使用权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设监控平台与公有链连接,所述监控平台设置为常开,并作为节点同步获取所有所述加密信息,当任一所述节点客户端交易频率超过预设阈值时,向所述节点客户端上使用的用户发送提醒邮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软航科数据科技(珠海横琴)有限公司,未经中软航科数据科技(珠海横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88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撞式桥梁护栏
- 下一篇:一种壳体总成、混合动力式驱动系统及车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