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50129.6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0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洁;马宏宇;褚泽丰;齐兵;金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R3/60 | 分类号: | F23R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王伟立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轮机 燃烧室 过渡 | ||
1.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过渡段包括:
过渡段外壁(1),所述过渡段外壁(1)的壁面上沿气流流向设有一排或多排冷却孔(11),每排冷却孔(11)在圆周方向包括一个或多个,同时,在所述过渡段外壁(1)的冷却孔(11)前端沿气流流向设有一排或多排的冷却套管(12),每排的冷却套管(12)在圆周方向上包括一个或多个;
设置在所述过渡段外壁(1)内侧的过渡段内壁(2),所述过渡段内壁(2)与所述过渡段外壁(1)之间形成有夹层通道,在所述过渡段外壁(1)和过渡段内壁(2)之间设置支撑架(23),通过所述支撑架(23)支撑所述过渡段外壁(1)和过渡段内壁(2)之间的夹层通道,其中,所述过渡段内壁(2)壁面前端沿气流流向设有一排或多排的掺混空气孔(21),每排所述掺混空气孔(21)沿圆周方向的数量包括一个或多个,在所述过渡段内壁(2)的壁面外侧沿气流流向具有径向延伸的一排或多排的冷却加强肋(22),每排的冷却加强肋(22)在圆周方向上形成环状结构;以及
出口安装边(3),连接所述过渡段外壁(1)和过渡段内壁(2),用于将所述燃烧室过渡段固定在后端涡轮部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孔(11)沿气流流向或燃气轮机轴向的排数为1排~50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孔(11)沿圆周方向的数量为1个~50个。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管(12)沿气流流向或燃气轮机轴向的排数为1排~50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管(12)沿圆周方向的数量为1个~50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空气孔(21)沿气流流向或燃气轮机轴向的排数为1排~5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空气孔(21)沿圆周方向的数量为1~50个。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其特征在于,冷却加强肋(22)与冷却孔(11)在气流流向或轴向错开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冷却孔(11)的布局为顺排式,则所述冷却加强肋(22)的布局为方格式;若所述冷却孔(11)的布局为叉排式,则所述冷却加强肋(22)的布局为菱形式。
10.如权利要求1述的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3)为“几”字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01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干式低排放燃烧室的防回火预混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排放燃烧室火焰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