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硝区钢管桩跟管施工的基坑支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51651.6 | 申请日: | 202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0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冯小强;周相龙;胥锐;张华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62;E02D5/52;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山东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68 | 代理人: | 葛新建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硝区 钢管 施工 基坑 支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土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硝区钢管桩跟管施工的基坑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定孔位、钻机就位、跟管钻进施工、加工钢管桩、沉入钢管桩、注浆、补浆。在钢管桩上开溢浆孔,往钢管桩内注浆时,随着套管的逐渐拔出,浆液会从溢浆孔流出到周围的土体,待浆液凝固,等于把周围的土体进行了加固,对于石硝区等松散的岩土层具有提高土层稳定性的作用,起到更好的支护作用,同时减少塌孔造成的影响;套管使用完后拔出,避免材料浪费,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在两节钢管桩连接处固定有衬管,增加连接处的刚度与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硝区钢管桩跟管施工的基坑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钢管桩跟管施工中的基坑支护现阶段一般大都采用桩锚支护,锚杆主要是利用其自身与地层的锚固力给排桩体系一个水平的支撑拉力,阻止倾倒与土体滑动;但在石硝区等松散的岩土中,这种方法已无法解决施工时面临的问题,钢管桩的钻进施工时容易造成塌孔,对边坡土层的稳定性的影响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石硝区等松散的岩土中,钻进施工时容易造成塌孔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石硝区钢管桩跟管施工的基坑支护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硝区钢管桩跟管施工的基坑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测定孔位;测量确定钢管桩的钻孔位置;
钻机就位;钻机现场安装、调试,安上钻头,将钻头置于钢管桩的钻孔位置上;
跟管钻进施工;通过跟管钻进的方法,将多节套管依次沉入钻头钻出的孔内,相邻两节套管之间固定连接;
加工钢管桩;在钢管桩上开出溢浆孔;
沉入钢管桩;将多节钢管桩依次沉入套管中,相邻两节钢管桩之间固定连接;
注浆;往钢管桩内注浆,同时逐渐拔出套管。
优选的,相邻两节所述钢管桩连接时,在连接处固定有衬管。
优选的,所述注浆方式为压力灌浆法。
优选的,还包括补浆的步骤,具体为在注浆完成后,在钢管桩内的浆液下沉时,再向钢管桩内灌浆。
优选的,跟管钻进施工的方法具体为:在钻头上套上第一节套管,钻机启动,钻头向地下钻进,第一节套管套在钻头上,随钻头钻进下沉;待钻进深度接近第一节套管长度时,停止钻进,反向旋转钻头,将钻头从第一节套管内取出,继续在钻头上套上第二节套管,并与上一钻进的第一节套管拼接固定,钻头继续钻进,第二节套管继续下沉,待钻进深度接近第二节套管长度时,停止钻进;重复以上步骤,直到钻进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优选的,所述钻头为潜孔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在钢管桩上开溢浆孔,往钢管桩内注浆时,随着套管的逐渐拔出,浆液会从溢浆孔流出到周围的土体,待浆液凝固,等于把周围的土体进行了加固,对于石硝区等松散的岩土层具有提高土层稳定性的作用,起到更好的支护作用,同时减少塌孔造成的影响;(2)套管使用完后拔出,避免材料浪费,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3)在两节钢管桩连接处固定有衬管,增加连接处的刚度与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基坑支护方法流程图;
图2为钢管桩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钢管桩,2-溢浆孔,3-衬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16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