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旱区荒漠河岸林的生态修复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55618.0 | 申请日: | 202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1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曹彪;白云岗;张江辉;卢震林;刘敏杰;毛建刚;余其鹰;刘旭辉;牛芳鹏;侯艳娜;肖军;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6F30/28;G06T7/00;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兴华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旱区 荒漠 河岸 生态 修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区荒漠河岸林的生态修复方法及系统,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获取荒漠河岸林当前的实时遥感图像和N年之前的历史遥感图像,以确定荒漠河岸林的若干个生态修复区域,然后对于每一生态修复区域,基于初始修复方案和生态修复区域的地形进行灌溉模拟,确定淹没范围,并选取淹没范围和生态修复区域的重合度最大的初始修复方案作为生态修复区域的最佳修复方案,从而能够精准、科学的确定荒漠河岸林的引水口位置和引水方式,以基于精准引水灌溉方式提高干旱区荒漠河岸林的生态修复效果,解决粗放式的生态修复需耗费大量的生态修复补助资金的问题,节省成本,同时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精准引洪灌溉的干旱 区荒漠河岸林的生态修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干旱区荒漠河岸林是由乔、灌、草组成的天然植被带,可以有效阻挡沙漠 向绿洲推进,维护流域绿洲生态系统平衡,保持水系连通。荒漠河岸林是干旱 区内陆河流域荒漠生态系统的核心构件和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荒漠区域能量 与物质的循环,在干旱区具有十分特殊的生态功能。
目前引洪灌溉是干旱区特有的一种水资源调配和生态恢复手段,然而现有 干旱区引洪灌溉的设计和运行无据可循,基本依靠相关人员经验,根据地形条 件,依靠水体自流,在干旱区进行生态治理。干旱区荒漠河岸林区域自然条件 恶劣,引洪灌溉属于一种应急工程,实施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大部分生态 修复工程还属于边指挥、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所以,当前干旱区的生 态修复方式还属于一种粗放式的生态修复,不仅耗费了大量的生态修复补助资 金,对于干旱区宝贵的水资源也是一种巨大浪费。
基于此,亟需一种基于精准引洪灌溉的干旱区荒漠河岸林的生态修复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旱区荒漠河岸林的生态修复方法及系统,能够 精准、科学的确定荒漠河岸林的引水口位置和引水方式,基于精准引水灌溉方 式提高干旱区荒漠河岸林的生态修复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干旱区荒漠河岸林的生态修复方法,所述生态修复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荒漠河岸林的实时遥感图像和N年之前所述荒漠河岸林的历史 遥感图像;
根据所述实时遥感图像和所述历史遥感图像确定所述荒漠河岸林的若干 个生态修复区域;
对于每一所述生态修复区域,设计所述生态修复区域的多个初始修复方案; 对于每一所述初始修复方案,基于所述初始修复方案和所述生态修复区域的地 形进行灌溉模拟,确定每一所述初始修复方案对应的淹没范围;分别计算每一 所述淹没范围和所述生态修复区域的重合度,并选取所述重合度最大的初始修 复方案作为所述生态修复区域的最佳修复方案;所述修复方案包括引水口位置 以及引水口的引水流量和引水时间。
一种干旱区荒漠河岸林的生态修复系统,所述生态修复系统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荒漠河岸林的实时遥感图像和N年之前所 述荒漠河岸林的历史遥感图像;
生态修复区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遥感图像和所述历史遥感图像 确定所述荒漠河岸林的若干个生态修复区域;
修复方案确定模块,用于对于每一所述生态修复区域,设计所述生态修复 区域的多个初始修复方案;对于每一所述初始修复方案,基于所述初始修复方 案和所述生态修复区域的地形进行灌溉模拟,确定每一所述初始修复方案对应 的淹没范围;分别计算每一所述淹没范围和所述生态修复区域的重合度,并选 取所述重合度最大的初始修复方案作为所述生态修复区域的最佳修复方案;所 述修复方案包括引水口位置以及引水口的引水流量和引水时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5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立体栽培模式下小型西瓜识别与定位方法
- 下一篇:降噪灭火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