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管、航空发动机及飞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59080.0 | 申请日: | 202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5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翠珍;张志伟;袁善虎;王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2K1/78 | 分类号: | F02K1/78;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夏华栋;顾可嘉 |
地址: | 10130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管 航空发动机 飞行器 | ||
1.一种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6)、第二壳体(1)和至少一个热电器件,所述热电器件用于利用所述第一壳体(6)和所述第二壳体(1)之间的温差产生电能;
所述第二壳体(1)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6)的外部,所述第二壳体(1)与所述第一壳体(6)之间具有环形的容纳空间,所述热电器件设在所述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壳体(6)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二壳体(1)的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6)围设出供高温气体通过的通道,沿着所述高温气体的流动方向,所述通道的各个横截面的面积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包括多个所述热电器件,沿着所述容纳空间的周向方向,各个所述热电器件并联和/或串联连接;
沿着所述容纳空间的轴向方向,相应地各个所述热电器件并联和/或串联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器件包括一个P型热电偶臂(4)、一个N型热电偶臂(5)、贴合于所述第二壳体(1)的内壁面的第二电极(2)以及贴合于所述第一壳体(6)的外壁面的第一电极(7);
所述P型热电偶臂(4)、所述N型热电偶臂(5)设在所述第二电极(2)和所述第一电极(7)之间,所述P型热电偶臂(4)和所述N型热电偶臂(5)相应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一电极(7)或第二电极(2)连通,所述P型热电偶臂(4)和所述N型热电偶臂(5)相应的另一端部不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器件还包括用于降低接触电阻的电极缓冲层(3),所述P型热电偶臂(4)的端部与相应电极之间、所述N型热电偶臂(5)的端部与相应电极之间均设有所述电极缓冲层(3)。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还包括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通过管路将低温空气引导至所述第二壳体(1)的外侧壁,用于对所述第二壳体(1)散热。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还包括控制器,当所述喷管处在发电模式,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冷却单元冷却所述第二壳体(1)。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6)、所述第二壳体(1)均为陶瓷基底。
9.一种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的喷管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喷管。
10.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的航空发动机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航空发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90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