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转换节点及其建筑框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59434.1 | 申请日: | 202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6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寅;孙致诚;付艳坤;王猛猛;唐松川;荆鑫;卫小刚;蒋炳治;王士强;南会刚;宋立彬;吴磊;喇占璇;王晗;严维岗;杨建超;崔红娟;杨佳琪;尚东日;刘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58 | 分类号: | E04B1/58;E04B1/30;E04G21/14;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梁栋 |
地址: | 10003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框架 型钢 转换 节点 及其 建筑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转换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换节点基座(1);
以及安装在所述转换节点基座(1)侧壁的连接构件(2),
其中,所述连接构件(2)远离所述转换节点基座(1)的一侧开设有供钢筋(5)插入的插槽(4),所述连接构件(2)上还设有接驳固定件(41),在钢筋(5)插入所述插槽(4)后通过接驳固定件(41)对钢筋(5)进行连接,
其中,所述转换节点基座(1)包括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的外壁转动设置有转动座(12),且所述连接构件(2)包括有连接座(21),同时,所述连接座(21)背离所述转动座(12)的一侧面转动式装配有调节转座(22),
其中,所述接驳固定件(41)包括有锁定条(411),所述锁定条(411)处于所述插槽(4)内,且所述锁定条(411)可在所述插槽(4)的内壁处进行伸缩活动,所述调节转座(22)开设有插槽(4)的一侧面位置处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锁定条(411)相配合,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锁定条(411)动作以使锁定条(411)可从所述调节转座(22)上伸入所述插槽(4)或从所述插槽(4)内收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转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2)装配在所述转动座(12)背离所述固定座(11)的一侧位置处,所述转动座(12)与所述固定座(11)两者通过设置有第一固定部以使转动座(12)能够固定设置在固定座(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转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1)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转动座(12)的外壁位置处,所述连接座(21)与所述转动座(12)两者通过设置有第二固定部以使连接座(21)能够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座(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转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1)与所述转动座(12)的配合面为第一弧形面,所述转动座(12)外壁开设有安装槽(211),所述安装槽(211)外壁为与所述连接座(21)上的第一弧形面相匹配的第二弧形面,所述连接座(21)可在所述转动座(12)上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转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转座(22)与所述连接座(21)两者之间采取螺纹连接,所述插槽(4)开设在所述调节转座(22)背离所述连接座(21)的一侧面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转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1)、所述调节转座(22)的两者的底壁均设置有加强肋部(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转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4)内壁开设有磨砂部(43),所述连接构件(2)外壁贯穿所述插槽(4)开设有第一插孔(44),所述插槽(4)内壁沉头开设有第二插孔(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转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节点基座(1)顶部以及底部均安装有配合卡槽(7),所述配合卡槽(7)用于供型钢柱卡入安装,所述配合卡槽(7)内设置有螺纹连接点(71),型钢柱在所述配合卡槽(7)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螺纹连接点(71)上。
9.一种应用在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配合形成的建筑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框架梁与型钢柱转换节点进行实施,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定位型钢柱的位置,将转换节点基座(1)与竖直方向上设置的型钢柱进行螺纹装配,并使多个转换节点基座(1)处于同一高度上;
S2:调节转换节点基座(1)上的连接构件(2)形态,以使连接构件(2)的形态与需要设梁的位置相适应;
S3:在需要设梁的位置处、且在两相对的连接构件(2)之间拉设钢筋(5),使得钢筋(5)插入插槽(4)内,并形成钢筋(5)框架结构;
S4:对钢筋(5)框架结构进行灌注砼、对型钢柱结构进行灌注砼,形成建筑框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94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屏生产用油墨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树障清理车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