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矩形通道的相间阻力分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59528.9 | 申请日: | 202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21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邓坚;黄涛;丁书华;吴丹;刘余;李仲春;彭诗念;杨洪润;冉旭;钱立波;卢川;杜鹏;鲍辉;沈丹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20 | 代理人: | 喻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矩形 通道 相间 阻力 分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适用于矩形通道的相间阻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窄矩形通道的流型判断结果,根据所述流型判断结果,针对不同流型采用不同的相间阻力模型进行相间阻力的计算;其中:
若所述流型判断结果为泡状流,则采用第一相间阻力模型进行相间阻力的计算,得到第一相间阻力结果;若所述流型判断结果为弹状流,则采用第二相间阻力模型进行相间阻力的计算,得到第二相间阻力结果;若所述流型判断结果为环状流,则采用第三相间阻力模型进行相间阻力的计算,得到第三相间阻力结果;
所述第一相间阻力模型是通过考虑矩形通道特性的相界面浓度而得到的相间阻力模型;
所述第一相间阻力模型的关系式为:
其中,Fi为相间阻力;ρc为连续相密度即液相密度ρf或者气\汽相密度ρg;vr为气\汽相与液相之间的相对速度,即vr=vg-vf,vg和vf分别为气\汽相和液相速度;CD为曳力系数;agf为相界面浓度;
所述相界面浓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α为窄矩形通道中的空泡份额,σ为粘性系数,通过Chexal-Lellouche关系式计算得到;Cj是考虑到矩形通道结构尺寸对气泡特性影响得到的关键参数;
所述第二相间阻力模型包括气\汽弹与主流液体的相间阻力子模型和尾流液块与主流液体的相间阻力子模型;
所述第二相间阻力模型的关系式为:
Fi=Fi_t+Fi_s
其中,Fi_t为气\汽弹与主流液体的相间阻力,Fi_s为尾流液块与主流液体的相间阻力;Fi_t和Fi_s均采用与所述第一相间阻力模型相同的关系式计算;
同时,对于尾流液块,液块部分采用与泡状流相同的计算关系式Fi_s,仅需将空泡份额修正为液块部分空泡份额;
对于气\汽弹,气\汽弹与主流液体的相间阻力Fi_t中的曳力系数和相界面浓度均采用通过窄矩形通道的长度和窄矩形通道的宽度而计算得到;
所述曳力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CD_t为气\汽弹的曳力系数,a为窄矩形通道的长度,b为窄矩形通道的宽度;
所述相界面浓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agf_t为气\汽弹的相界面浓度,αb为单个气泡的空泡份额;
所述第三相间阻力模型包括气\汽芯相间阻力子模型和液滴相间阻力子模型;
所述第三相间阻力模型的表达式为:
Fi=Fi_c+Fi_d
其中,Fi_c为气\汽芯的相间阻力,Fi_d为液滴的相间阻力,Fi_c和Fi_d均采用与所述第一相间阻力模型相同的关系式计算,同时对相应的曳力系数和相界面浓度进行修正;
所述的对相应的曳力系数和相界面浓度进行修正,包括:
对于气\汽芯,气\汽芯的曳力系数CD_c和气\汽芯的相界面浓度αff,计算公式为:
当汽相雷诺数Reg小于500时,
当汽相雷诺数Reg大于1500时,CD_c=0.02{1+150[1-(1-αff)0.5]} (8)
其中,αf为液滴/液相份额,Cf是与矩形通道结构尺寸相关的常数;vg为汽相速度,αff为气\汽芯的相界面浓度;
汽相雷诺数Reg介于500至1500之间时,气\汽芯的曳力系数的计算公式采用公式(7)与公式(8)之间的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95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