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策略的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2190.2 | 申请日: | 202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5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闫健;朱清峰;郭凯;马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策略 匹配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策略的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领域,用于快速确定目标对象(如基站)的节能策略。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基站的第一工程参数,第一工程参数包括目标基站的场景信息。根据目标基站的场景信息,生成目标基站的目标场景标识码。若第一预设标识关系中存在第一对应关系,则根据目标场景标识码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节能策略;其中,网络设备中存储有第一预设标识关系,第一预设标识关系用于指示场景标识码与节能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对应关系为目标场景标识码与第一节能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节能策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目标基站执行第一节能策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策略的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基站(如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基站)的耗电量也随之增加。为了降低5G基站的能耗,可以通过节能策略降低能耗,如在不影响网络运行质量的情况下,关闭5G基站的部分资源或全部资源。
目前,在降低5G基站的能耗时,需要将5G基站采用的节能策略预先配置在5G基站中。之后,5G基站可以执行节能策略,降低5G基站的能耗。但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需要先根据5G基站的负载性能数据、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信息、工程参数和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MR)确定5G基站采用的节能策略,之后,将节能策略配置在5G基站中,因此,增加了给5G基站配置节能策略的步骤,降低了5G基站的节能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策略的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快速确定目标对象(如基站)的节能策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节能策略的匹配方法。该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目标基站的第一工程参数,第一工程参数包括目标基站的场景信息。网络设备根据目标基站的场景信息,生成目标基站的目标场景标识码。若第一预设标识关系中存在第一对应关系,则网络设备根据目标场景标识码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节能策略。其中,网络设备中存储有第一预设标识关系,第一预设标识关系用于指示场景标识码与节能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对应关系为目标场景标识码与第一节能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节能策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目标基站执行第一节能策略。
可选的,该节能策略的匹配方法还包括:若第一预设标识关系中不存在第一对应关系,则网络设备获取目标基站的第一负载性能数据、第一服务质量信息和第一测量报告。网络设备根据目标基站的第一工程参数、第一负载性能数据、第一服务质量信息和第一工程参数,确定第一测量报告。
可选的,该节能策略的匹配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根据目标场景标识码和第一节能策略,对第一预设标识关系进行更新,生成第二预设标识关系,第二预设标识关系包括:第一预设标识关系和第一对应关系。
可选的,该节能策略的匹配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获取用户感知指标和第二服务质量信息,第二服务质量信息为目标基站执行第一节能策略之后的服务质量信息。若用户感知指标和第二服务质量信息未满足预设质量条件,则网络设备获取目标基站的第二测量报告、第二负载性能数据和第二工程参数,第二测量报告为目标基站执行第一节能策略之后的测量报告,第二负载性能数据为目标基站执行第一节能策略之后的负载性能数据,第二工程参数为目标基站执行第一节能策略之后的工程参数。网络设备根据目标基站的第二测量报告、第二负载性能数据、第二服务质量信息和第二工程参数,确定第二节能策略。网络设备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第二节能策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目标基站执行第二节能策略。
可选的,节能策略包括:符号关断、通道关断、载波关断、深度休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2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