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2194.0 | 申请日: | 202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6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斌;匡鸿杰;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任燕妮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包括:向重金属污染土壤施加巯基改性黏土矿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降毒处理;降毒处理至少7天以后,向降毒处理后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栽种岩兰草。本申请提供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用原位钝化与植物萃取相结合的方式,具有非常显著的修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取决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降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是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关键指标。原位钝化、植物修复广泛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钝化可以通过吸附、沉淀、络合等方式改变土壤重金属的形态,从而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而植物修复可以利用其超强的重金属富集能力,降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然而,原位钝化和植物萃取均具有底物选择性,在现实污染土壤中,复合污染十分常见,如镉-铅复合污染。针对复合污染土壤,单一的修复技术难以同时降低多种重金属离子的生物有效性,从而效率低、修复不彻底。尤其针对单一的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浓度高导致植物生长缓慢、修复周期长,在实际工程中受到很大的限制。现有修复技术的修复效果很难达到预期。
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旨在改善背景技术提到的至少一种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包括:
向重金属污染土壤施加巯基改性黏土矿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降毒处理;
降毒处理至少7天以后,向降毒处理后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栽种岩兰草,实现植物萃取与原位钝化的协同修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降毒处理7~10天后栽种所述岩兰草。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巯基改性黏土矿物的施加量占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壤质量的1~4%。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岩兰草的种植密度为55~65株/m2。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岩兰草的种植方式包括:
先将所述岩兰草的种子置于22~30℃的环境下使其萌发为幼苗,待幼苗生长至株高5cm后将其移栽至降毒处理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上栽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巯基改性黏土矿物包括巯基改性坡缕石、巯基改性高岭石、巯基改性蒙脱石、巯基改性硅藻土和巯基改性海泡石中至少一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巯基改性黏土矿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醇、水、表面活性剂和黏土矿物混合得到混合浆液,其中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所述黏土矿物的质量比为3~7%,所述表面活性剂与所述黏土矿物的质量比为0.1~2%,所述乙醇占所述混合浆液质量的20~30%,所述混合浆液的固液比为1g:40~60mL;
使所述混合浆液在搅拌条件下反应至少6h;
反应结束后用超纯水洗涤反应固体产物,然后烘干。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200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温80和脂肪酸甘油酯至少一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反应pH为7.5~8.5,反应温度为20~3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搅拌反应时间为6~10h。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2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