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多花黄精组培规模化育苗成本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4448.2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1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金;罗晓锋;乔锋;郭位贤;叶炜;江金兰;颜沛沛;王培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徐小伍 |
地址: | 3655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花黄 精组培 规模化 育苗 成本 生产 方法 | ||
一种降低多花黄精组培规模化育苗成本的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多花黄精组培瓶苗的准备;2)增殖壮苗培养的准备;3)多花黄精增殖苗固液浅层培养(即原有生根培养基添加一定量液体培养基,实现增殖培养)和4)多花黄精生根苗培养。本生产方法能有效地降低了多花黄精组培苗生产成本,降低污染、精简化组培步骤,提高种苗质量,缩短组培周期,能实现在短期内供应,而且工人工作效率高,有利于实现多花黄精组培苗的精简化和大规模化生产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花黄精组培育苗技术,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降低多花黄精组培规模化育苗成本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多花黄精系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药食同源植物,药用历史有两千多年。随着人们对黄精药理、药化研究的逐步深入,黄精在临床应用、保健品、食品、化妆品及观赏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花黄精是《中国药典》规定的中药黄精基源植物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作黄精用,同时多花黄精还是“湘九味”、 “福九味”、“浙八味”等品牌之一味,应用前景广阔。
多花黄精人工规模化栽培势在必行,而优质多花黄精种苗成为人工规范化种植的瓶颈。利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多花黄精,可有效地保护野生资源、保证种苗质量、提高种苗生产效率、缩短育苗周期等,是解决多花黄精市场上存在诸多问题的最佳方法,同时也有利于新品种的及时推广,是实现良种良苗的重要途径。目前关于多花黄精组织培养研究报道不少,但大多还处于小规模研究阶段,真正规模化应用到生产实际的未见报道。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多花黄精组培苗生产成本较高、试管苗品质不佳、无法在短期内供应等问题。如何降低组培苗生产成本、提高繁殖系数,加快组培苗繁育速度成为制约多花黄精组培苗大规模生产应用的瓶颈。
通过本发明人以其团队前期的研究基础(已授权的2个发明专利,专利名称:优质多花黄精试管苗快速繁殖方法(专利号:ZL201110461082.6);专利名称:一种形成多花黄精多芽健壮发育根茎的繁育方法(专利号:ZL202010857597.7)),基本上能解决多花黄精试管苗品质不佳的问题,但是多花黄精组培苗生产成本需要0.5元/株以上,后经两年的驯化后,种苗成本高达1.0元/株以上,多花黄精组培苗成本居高不下,多花黄精组培周期长,传统的多花黄精组培,一个周期至少需要增殖培养45天、增殖壮苗培养45天和生根培养苗45天,合计:135天),无法在短期内供应,而且在生根苗培养转增殖培养,一般采用固体培养,1个工人每天(按一天8小时计)只能转接50瓶母瓶左右,工人工作效率低,使得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多花黄精组培规模化育苗成本的生产方法,以克服现有多花黄精组培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多花黄精组培周期长,而且工人工作效率低等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44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防止化学物品泄漏的门
- 下一篇:一种华重楼种子快速成苗壮苗的方法